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沈積的意思、沈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沈積的解釋

亦作“沉積”。1.指河流流速或風速降低以及冰川融化時,其所挾帶的岩石、砂礫、泥土等物質沉澱、墜落并淤積起來的現象。亦指物質************沉澱積聚的現象。

(2).比喻逐漸積聚。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九章:“在 徐芳 心底沉積的感情,今天怎麼能不從她的手指上洩露出來呢!”《花城》1981年第6期:“憂愁,悔恨,隨着歲月的流逝沉積得越來越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沈積”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shěn jī”,與“沉積”為同義詞,屬于地質學和化學領域的常用術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指河流、冰川或風力等自然力作用減弱時,所攜帶的岩石、砂礫、泥土等物質因重力作用沉澱、堆積的現象。例如,河流流速降低時,泥沙會逐漸淤積在河床或河口形成平原。此外,也指溶液中物質因化學反應或物理條件變化而沉澱積聚的過程,如鹽類結晶析出。

2.延伸比喻

該詞可引申為“逐漸積累”的抽象含義,常用于描述情感、問題等的長期積聚。例如:

3.相關術語辨析

4.權威性說明

需注意,“沈積”是“沉積”的異體寫法,現代規範文本中通常寫作“沉積”。但在部分文獻或方言中仍可見到“沈積”的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沉積類型(如風積、水積)或案例,可參考地質學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沈積的意思

沈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水裡的泥沙、沉積物。如:海水中的沙子、礫石等沈積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沈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禾,筆畫數分别為4畫和9畫。

來源和繁體

沈積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金朝的《金史·地理志下》中。在繁體字中,沈積的寫法是「沈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漢字書寫形式,而沈積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瀋積」。

例句

1. 河底沈積的泥沙越來越多。

2. 由于湖水長期不流動,湖床上形成了大量的沈積物。

3. 過去幾十年的海洋沉積研究表明,沈積物中的微塑料對海洋生态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組詞

1. 沉積物:指水流或海水沉積而成的物質。

2. 沉積作用:指沉積物在地表堆積的過程。

3. 沉積層:指地層中的沉積物堆積層。

近義詞

1. 沉澱:指液體中懸浮物沉下來。

2. 沉淤:指液體中的泥沙或泥漿沉積。

3. 堆積:指東西堆放在一起。

反義詞

1. 流動:指液體或氣體在一定方向上移動。

2. 消散:指分散、散開。

3. 遷移:指物質或人等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