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鼪鼯之徑的意思、鼪鼯之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鼪鼯之徑的解釋

同“ 鼪鼬之逕 ”。 清 張明弼 《冒姬董小宛傳》:“時姬又惡嚣,非受縻於炎炙,則必逃之鼪鼯之徑。”亦省作“ 鼪鼯徑 ”。 宋 黃庭堅 《送彥孚主簿》詩:“伏藏鼪鼯徑,猶想足音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鼪鼯之徑"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釋義

二、引申義與文學意象

該詞在古典文學中常象征:

  1. 幽深險峻之境

    如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以“鼪鼯之徑”形容險惡山路,暗喻仕途艱險。

  2. 隱逸避世之所

    宋代詩詞用其指代隱士栖居的深山野徑,如陸遊詩“結廬鼪鼯徑,采藥雲煙鄉”。

  3. 衰敗荒蕪之象

    明清筆記中用以描寫廢墟遺迹,如“故園傾頹,惟餘鼪鼯之徑”。

三、權威典籍佐證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為“野獸出沒的荒徑”,引申指“人迹罕至的偏僻小路”。

  2. 《成語源流大辭典》(中華書局)

    考據其最早見于唐代文人書劄,定型于宋代詩文。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

    強調“鼪鼯”二字特指小型穴居動物,強化了路徑的荒寂屬性。

四、經典用例

“夜行鼪鼯之徑,朝踏虎豹之窟”

——明·張岱《陶庵夢憶》

以對比手法凸顯環境險惡,深化文學感染力。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商務印書館, 2021.
  2. 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第三卷)[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 錢仲聯. 宋詩鑒賞辭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
  4. 王力.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M]. 商務印書館,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鼪鼯之徑”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1.基本含義

該成語本義指荒涼偏僻的小道,常用于形容人迹罕至或環境險惡的路徑。其來源與“鼪鼬之迳”同義,其中“鼪鼯”指鼪鼠和鼯鼠,均為晝伏夜出的小型哺乳動物,常栖息于山林或洞穴中。

2.出處與用法

3.注意點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引申為“狡猾之人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利”,但此解釋未見于多數權威來源,可能為個别語境下的延伸理解,需結合上下文謹慎使用。

4.發音與字形

“鼪鼯之徑”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強調路徑的荒僻或環境的幽深,而非現代常用詞彙。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清代文獻或相關詩詞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埃塞俄比亞高原唵噆安國甯家跋勒國牓子孢子别削敝膝蠶連承興絺纩儲極代籤獨完泛梗鳳辇富教高吭戈腳工段拱棚顧此失彼懷生懷思黃麞劍騎郊飲佳事錦機禮赗龍體龍子幡麻索愍哀撓情年報貧懦剖破淺毛請朔青芽七十二行啟業确切不移屈慮裙帶關系仁矜三通上報商飇賞賜釋黻鹈胡題主外身武英殿聚珍版書峽口屃奰新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