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聖善。舊時稱頌帝王之詞。 南朝 梁武帝 《申饬選人表》:“伏願陛下垂聖淑之姿,降聽覽之末,則彜倫自穆,憲章未允。”《晉書·桓溫傳》:“陛下以聖淑臨朝,恭己委任,責成羣下,方寄會通於羣才,布德信於遐荒。”
(2).指皇帝與皇後。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鏡辨》:“銘為四字詩,中有‘潛窺聖淑’之句,‘聖’、‘淑’二字皆少空,意取聖為君,淑為後耳。”
“聖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續夷堅志》等文獻原文。
《聖淑》是指一個人高尚、善良、擁有美德的品質。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女性,表示她們端莊優雅、賢良淑德。
《聖淑》由兩個部首組成:皿和心。皿部表示容器,心部表示内心思想。總共有11畫。
《聖淑》作為一個詞彙的出現,起源于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在古代,女性被要求擁有端莊的外表和優良的品質,這是因為儒家文化提倡以德治國,認為女性的美德對于家庭和社會的穩定起着重要作用。
在繁體中,《聖淑》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聖字由三個實心的點組成,象征着高尚和崇高,淑字則由水字旁和女字旁組成,表示女性的美德。
1. 她是一個聖淑的女子,備受家人和朋友的尊敬。
2. 她的聖淑舉止令人贊歎,無論在哪個場合都顯得格外優雅。
聖潔、聖明、聖人、淑女、淑德、淑麗。
賢良、品德高尚、高尚美德。
狂妄、邪惡、品質低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