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藏書的意思、藏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藏書的解釋

[collection of books in a library] 收藏的圖書

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很多

詳細解釋

(1).圖書館或私人等收藏的圖書。《新唐書·藝文志一》:“藏書之盛,莫盛於 開元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二十四史月日考》:“身後蕭然,無以為斂。藏書手著,斥賣都盡。” 茅盾 《革新<小說月報>的前後》:“ 孫毓修 每天很忙,他把整個江南圖書館的藏書都浏覽一番。”

(2).儲藏書籍。《莊子·天道》:“ 孔子 西藏書於 周 室。 子路 謀曰:‘ 由 聞 周 之徵藏史有 老聃 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藏書”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層含義,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義解析

    “藏”意為收藏、儲存,“書”指書籍或文獻。合稱指個人或機構系統性地收集、保存書籍的行為及所藏書籍本身。《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收藏書籍;收藏的書籍”,強調其作為文化保存載體的功能。

  2. 曆史演變

    中國藏書傳統始于商周時期的“守藏室”,漢代“石室金匮”為官方藏書标志。明清時期民間藏書樓興盛,如甯波天一閣(現存最古老私家藏書樓),體現藏書活動對文化傳承的貢獻。

  3. 現代分類

    現代藏書體系包括公共圖書館(如中國國家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私人藏書三類。據《圖書館學概論》,藏書需符合“系統性、專業性、保存性”标準,涵蓋古籍善本、珍本、專題文獻等類型。

  4. 文化價值

    藏書被視為“文明的基因庫”,《四庫全書》編纂即依托清代官方藏書。學者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指出,藏書行為“護典籍血脈,啟學術新思”,對文獻學、版本學研究具有基礎作用。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中國藏書通史》《圖書館學基礎》等權威文獻,曆史案例引自文化遺産研究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

“藏書”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來源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含義
    指收藏圖書的行為。例如《韓非子·喻老》提到“知者不藏書”,即強調收藏書籍的動作。這一用法在《莊子·天道》中也有記載,孔子曾“西藏書于周室”,體現古代文人保存典籍的傳統。

  2. 名詞含義
    指收藏的圖書集合,包括個人或機構(如圖書館)的藏書。例如《新唐書》記載“藏書之盛,莫盛于開元”,描述唐代開元年間的典籍收藏規模。


二、延伸與補充


三、詞性與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如唐代藏書制度)或具體文獻引用,可查閱《新唐書》《莊子》等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埃塵鼇阙白帝子白侯白日撞百戰百敗半籌莫展鷩鳥賓來如歸才氣潮勇塵埃落定尺波垂暮大恉雕龍客恩眄反比伏閤各别更休箇樣龜鶴故井輥雷漢碑火後金蕉葉開阖科爵克紹匡拂六先生龍公蘆根羅紋結角虜庭魯魚亥豕美話門迳陪酒彭铿軿列清醒衢地芍陂三匡欄屍位收步順答說白道緑述譔死硬派算草蘇子貼射停喪銅金退讬鮮廉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