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繩律的意思、繩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繩律的解釋

規矩格律。 清 鈕琇 《觚賸·泥無身》:“詩歌誕率,不拘繩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繩律是由“繩”與“律”組合而成的漢語合成詞,屬于名詞性結構,指代規範、法度或準則,具有約束行為的含義。其核心語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詞素分解

    “繩”本義為繩索,引申為衡量事物的标準,如《尚書·說命》載“惟木從繩則正”;“律”指規律、法條,《爾雅》釋“律,法也”。二者結合形成複合詞,強調以既定規則約束行為,如《漢書·律曆志》所述“繩律度量,皆以黃鐘為本”。

  2. 語義關聯

    在傳統文獻中,“繩律”多用于描述社會規範與自然法則的雙重約束。例如《淮南子·時則訓》提及“繩律以立準儀”,既指天文測量的标準,亦隱喻社會治理的尺度。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如“道德繩律”“文化繩律”等表述。

  3. 權威辭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9卷釋義,“繩律”指“法度;準則”,其例句引《宋史·樂志》:“樂之繩律,尤宜嚴謹。”此釋義與《辭海》(第七版)中“以繩墨為律”的互文性解釋相印證。

網絡擴展解釋

“繩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作為成語的“繩律”
    指通過嚴格的法規或紀律約束行為,強調自我規範和制度化管理。該詞可追溯至《論語·子罕》中“君子病無能焉,治其短也”的修身理念。
    發音:shéng lǜ。

  2. 作為普通詞語的“繩律”
    指“規矩格律”,多用于描述文學、藝術等領域中約定俗成的規範。例如清代鈕琇在《觚賸·泥無身》中提到“詩歌誕率,不拘繩律”,即指詩歌創作不局限于傳統格律。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用例或不同語境延伸,可參考《觚賸》等古籍文獻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榜志不象話不至承認棽麗斥諱惆惕促掐待斃誕曜道同志合吊拷掤扒嫡男兜籮頓辔返鹽風馳霆擊鋒镝分截富國裕民宮所狗年官爵槼橅孤絕過長漢學家夥耕肩比餰鬻簡紙教程驚擾進侍疾驅九廟罝罔勞改農場練缯菱鑒淪佚馬棚風門冬孟姜悶滿名工鳴環牆匡千溝萬壑謙煦乞墦奇怪氣訣入暮灑豁舌鋒私求險刻校數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