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穑的意思、省穑的詳細解釋
省穑的解釋
見“ 省嗇 ”。
詞語分解
- 省的解釋 省 ě 地方行政區域:省份。省會。 節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置,總管國家政務,曆代有所沿革,唐初設“中書、尚書、門下”三
- 穑的解釋 穑 (穡) è 收割谷物,亦泛指耕作:穑人。穑夫。穑地。穑事(泛指耕作事宜)。稼穑。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省穑”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古籍及現代解釋總結如下:
一、基本解釋
- 拼音:shěng sè
- 本義:指“愛惜”,後引申為“節儉、節約”。
- 詞性:動詞,多用于描述對資源、財物的珍惜态度。
二、詞源與演變
- 古籍出處
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為蘩,大國省穑而用之。” 杜預注:“穑,愛也。” 楊伯峻進一步解釋“穑”通“啬”,即愛惜、節省。
- 異體寫法
該詞在古籍中常寫作“省啬”,二者為同義詞,均強調節制用度的含義。
三、用法與示例
- 古代語境:多用于政治或民生讨論,如《左傳》中描述大國對小國資源的合理使用。
- 現代使用:因詞義生僻,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出現在古文研究或特定文學作品中。
四、同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節儉、節約、儉省
- 關聯詞:稼穑(指農事,與“省穑”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
五、注意事項
該詞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收錄較少,若需深入考據,建議結合《左傳》原文及曆代注釋綜合分析。現代使用時可優先選擇“節儉”“節約”等更通用的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省穑》的意思
《省穑》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在衣着上節省,不浪費。
《省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省穑》由部首“⺡”和“穴”組成,共有11個筆畫。
《省穑》的來源
《省穑》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成語,源自于《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在文中描述了魏其武安侯曹參節儉的故事,被後人引用并成為成語。
《省穑》的繁體字
《省穑》的繁體字為「省穡」。
古時候《省穑》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古時候《省穑》的寫法為「省穡」。
《省穑》的例句
他過着樸素的生活,衣食住行都很節儉,真是個懂得《省穑》的人。
《省穑》的組詞
節省、節儉、省電、穑垣。
《省穑》的近義詞
節儉、節約、勤儉、節儲。
《省穑》的反義詞
奢侈、浪費、揮霍、奢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