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省靜”。謂文字簡潔。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卷中:“﹝ 陶潛 ﹞文體省浄,殆無長語。” 唐 殷璠 《河嶽英靈集·祖詠》:“ 詠 詩剪刻省靜,用思尤苦,氣雖不高,調頗淩俗。”
“省浄”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shěng jìng,其核心含義是文字簡潔,也可寫作“省靜”。以下是詳細解釋:
文字簡潔
指文章或詩歌語言凝練,無冗長贅述。例如南朝梁代文學評論家鐘嵘在《詩品》中評價陶淵明:“文體省浄,殆無長語”(陶潛的文章風格簡潔,幾乎沒有多餘的話)。
同義詞與用法
“省浄”是古代文論中重要的審美标準之一,體現了對文字精煉性的推崇。其用法多見于南朝至唐代的文學批評著作,現代亦可借用于強調簡潔文風。
《省浄》是一個表示節省資源、保護環境的詞語,強調人們應當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态環境。
《省浄》的拆分部首是「心」和「水」,分别代表心靈和水,體現了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關系。根據筆畫順序,「省」有4畫,「浄」有10畫。
《省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的「浄」一詞源自于佛教用語「淨土」,在佛經中被用來指代一個清潔純淨的世界。繁體字中的「浄」是「淨」。
古代漢字寫法中,《省浄》的「省」字和現代相同,都是由「目」和「生」組成;而「浄」則采用了不同的寫法,由「氵」、「争」和「月」組成。
1. 我們應當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做到真正的省浄。
2. 加強環境保護意識,推動社會實現可持續的省浄發展。
1. 省水: 節省用水。
2. 省電: 節約用電。
3. 省資源: 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
1. 節約: 用于表示節省、節約資源的行為。
2. 省錢: 用于表示節約金錢,不浪費的行為。
3. 節能: 用于表示節約能源的行為。
1. 浪費: 指不節約、不珍惜資源的行為。
2. 溢出: 指超出限制範圍,浪費或損失資源。
3. 污染: 指破壞環境,使其不再純淨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