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級”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指中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域,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别行政區四類。截至當前,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具體為:
指與省級行政區對應的幹部職務級别,即“省部級”。例如:
注:如需了解“省”字的更多釋義(如動詞“節省”“檢查”等),可參考漢字演變及古籍注解。
「省級」是中國行政區劃的一個層級,指的是中國地方政府的上級單位,位于中央政府和地市級政府之間。共有23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2個省和1個直轄市。
「省級」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省」和「級」。
「省」字的部首是「⺮」(zhú), 總共有7畫。
「級」字的部首是「⻌」(xíng), 總共有8畫。
「省級」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政區劃制度。在中國曆史上,行政區劃一直在變動和演變,「省級」的概念也隨之發展而來。繁體字「省級」使用的是繁體漢字形式。
在古代,「省級」這個概念尚未形成,因此古時候并沒有對應的漢字寫法。
1. 這個城市是直轄市,屬于省級行政單位。
2. 他被任命為省級機構的主任。
1. 省會:指省級行政區的首府。
2. 高級:比較高、層次較高的。
3. 城市級:指城市的層級。
類似的含義還有「行省」、「地級」、「地方級」。
與「省級」相反的詞彙有「地市級」、「縣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