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經煉制的礬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礬石》:“今人但煅乾汁用,謂之枯礬,不煅者為生礬。”
“生礬”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基本含義是未經煅燒或煉制的天然礬石。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生礬指未經過高溫煅制的天然礬石,與經過加工後的“枯礬”相對。礬石是一種含水硫酸鹽礦物,常見如明礬(白礬),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鋁鉀。
來源與用途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古代将礬石分為生礬和枯礬。生礬直接采自天然礦石,而枯礬則是将生礬煅燒去水後的産物,常用于中藥或工業用途。
現代延伸含義
在文學或成語中,生礬有時被比喻為“本性純潔無瑕的人或事物”,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相關公式
生礬轉化為枯礬的化學反應可表示為:
$$
text{生礬(含水)} xrightarrow{Delta} text{枯礬(脫水)} + H_2O↑
$$
如需進一步了解礬的分類或化學性質,可參考《本草綱目》或現代礦物學資料。
《生礬》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生産的礬”或者“自然生成的礬”。礬是一種具有收斂、消炎、抗菌等作用的礦物質,常用于制作藥膏、化妝品、染料、皮革等。生礬指的是直接從礦石中提取、未經加工的礬。
《生礬》的拆分部首是矢(shǐ)、礦(kuàng),它的總筆畫數為11劃。
《生礬》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周的時代,由于礬石在古代應用廣泛,因此形成了這個詞彙。
《生礬》的繁體字為「生礬」。
在古代,對于《生礬》這個詞彙的寫法并不統一,根據不同的朝代和文化背景,會有不同的寫法,例如:「生礬」、「生繁」、「生範」等。
1. 他使用生礬來治療皮膚炎症。
2. 這種草藥中含有生礬成分,可以幫助消炎。
· 生礬草(指某些含有礬成分的植物)
· 生礬石(指未經加工的礬石)
· 生礬水(指用生礬提取的水溶液)
· 天然礬
· 生石灰
· 礬石
· 工業礬(經過加工處理的礬)
· 合成礬(人工合成的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