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用簪子束發。古代成年之禮。《儀禮·士冠禮》:“賓揖之,即筵坐櫛,設笄,賓盥正,纚如初。” 賈公彥 疏:“凡諸設笄有二種,一是紒内安髮之笄;一是皮弁爵弁及六冕固冠之笄。”
“設笄”是古代禮儀中的專有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設笄”指用簪子束發的儀式,是古代成年禮的重要環節。其中:
男子冠禮中的使用
女子及笄禮的關聯
《儀禮》《禮記》等典籍中均有相關記載,漢代賈公彥注疏進一步解釋了笄的用途差異。該禮儀體現了古代對成年的重視,兼具身份象征與社會意義。
設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女子成年時代的象征。設笄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設”和“笄”。
“設”的部首是讠,拼音是she4,表示放置、安置。在設字的左側加上讠,形成了這個漢字。它的筆畫數是10畫。
“笄”的部首是竹,拼音是ji1,是竹子的筆畫。這個字表示竹制的發簪,代表了女子成年的标志。它的筆畫數是6畫。
《設笄》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古時,女子在12歲時會将頭發束起并用笄子固定,以示其成年。從此,笄子成為了女子成年的象征。
在繁體字中,“設”和“笄”的寫法依然一樣,沒有明顯的差異。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設字寫作“攝”,表示聚集、抓取的意思。而笄字寫作“覊”,形狀與現代的“笄”相似。
例句:
她今天設笄成年了,意味着她已經進入了成人社會。
我們可以給她送一支華麗的笄子,以示慶祝。
組詞:設宴、設問、設想、設備、設防
近義詞:冠笄、成人、及笄
反義詞:出嫁、童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