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更的意思、殘更的詳細解釋
殘更的解釋
舊時将一夜分為五更,第五更時稱殘更。 唐 沉傳師 《寄大府兄侍史》詩:“積雪山陰馬過難,殘更深夜鐵衣寒。” 宋 劉克莊 《風入松·癸卯至石塘迢和十五年前韻》詞:“殘更難睚抵年長,曉月凄涼。” 明 顧夢遊 《乙酉除夕》詩:“壯心真共殘更盡,淚眼重将舊曆看。”
詞語分解
- 殘的解釋 殘 (殘) á 害,毀壞:殘害。摧殘。 不完全,餘下的:殘餘。殘陽。殘存。殘廢。殘佚。苟延殘喘。 兇惡:殘忍。殘酷。兇殘。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 更的解釋 更 ē 改變,改換:更正。更生(重新獲得生命,喻複興)。更衣(a.換衣服;b.婉辭,上廁所)。更定(改訂)。更疊(輪流更換)。更遞。更番。更新(舊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張(調節琴弦,喻變更或改革)。
網絡擴展解釋
“殘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殘更”指舊時夜間計時中的第五更,即接近天亮的時段。古代将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第五更對應淩晨3點至5點,此時更鼓将盡,故稱“殘更”。
二、文學與曆史用例
- 詩詞引用
唐代沈傳師《寄大府兄侍史》中“殘更深夜鐵衣寒”,宋代劉克莊詞“殘更難睚抵年長”,均以“殘更”渲染深夜将盡的寂寥氛圍。
- 引申意境
該詞常與“深夜”“凄涼”等意象結合,表達時間流逝的孤寂感或特定場景的蕭瑟,如明代顧夢遊詩句“壯心真共殘更盡”。
三、其他說明
- 發音與結構:拼音為cán gēng,注音符號為ㄘㄢˊ ㄍㄥ。
- 現代使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
四、注意差異
部分資料(如)提到“深夜仍有歌舞活動”的引申義,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擴展理解,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詩文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殘更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形容夜晚已過半,但天色仍然昏暗的時刻。下面是對殘更這個詞的詳細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殘(部首:歹,筆畫:4)+更(部首:曰,筆畫:7)。
來源:《詩經·秦風·蒹葭》:“蒹葭之茂,不畏深根。蒸民之憔悴,殘更是害。”其中“殘更”形容了深夜時分人們憔悴的樣子。
繁體字:殘更。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特殊寫法,與現代漢字一樣。
例句:他經常工作到殘更才回家休息。
組詞:殘更之時、殘更時分。
近義詞:半夜、深夜。
反義詞:黎明、清晨。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