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lute] 行禮
毅設拜,君亦拜,命坐于靈虛之下。—— 唐· 李朝威《柳毅傳》
謂行下拜之禮。 唐 谷神子 《博異志·敬元穎》:“一更後,忽見 元穎 自門而入,直造燭前設拜。” 唐 朱希濟 《妖妄傳·張和》:“授以七尺白練,戒曰:‘可執此,候主人歸,詐祈事,設拜,主人必答拜,因以練蒙其頭。’”
"設拜"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歸納如下:
"設拜"(shè bài)指行下拜之禮,即通過跪拜、叩首等動作表達敬意或崇敬,常見于唐代文獻中的禮儀場景。
部分詞典将其歸為成語,強調“以禮節表達崇敬”的核心含義,多用于描述對長輩、權威或超自然存在的敬意。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文研究或文學創作。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漢典及《柳毅傳》原文。
在漢語中,“設拜”是一個常用詞彙,它可以指設立、安置、建立的意思。
“設拜”的部首是手(扌),包含5個筆畫。
“設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祭祀活動。在古時,人們在進行祭拜儀式時,需要擺放各種器物和祭品,這就是“設拜”的含義的起源。
“設拜”的繁體字為「設拜」。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在有所不同。以“設拜”為例,設的原始寫法是“㕠”,拜的原始寫法是“⿰辶蔔”。在演變中,這些字形逐漸變化,最終形成了現代的寫法。
1. 他們設拜了一塊石碑紀念這個曆史事件。
2. 在庭院裡設拜了一座雕像。
設立、設想、設施、拜訪、拜托。
設立、創立、建立。
取消、撤銷、解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