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物名。煉鐵的上等原料。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五金》:“ 燕京 、 遵化 與 山西 平陽 ,則皆砂鐵之藪也。凡砂鐵一抛土膜,即現其形,取來淘洗,入爐煎煉,熔化之後與錠鐵無二也。”
“砂鐵”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一種天然礦物,主要成分為四氧化三鐵(Fe₃O₄),是煉鐵的上等原料。具體特點包括:
個别資料提到“砂鐵”可比喻“對人情世故缺乏經驗”,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或主流詞典,可能屬于地域性或非标準引申義。
注:若需進一步了解冶煉工藝或曆史文獻細節,可參考《天工開物·五金》原文或日本傳統鑄造技術資料。
砂鐵(shā tiě),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構成,分别是石(石部首)和金(金部首)。砂鐵的總筆畫為12畫。
砂鐵來源于古籍《晉書·進士傳》。最初的意思是指鐵鍋的底部。隨着時間的推移,砂鐵逐漸演變為一個比喻性詞彙,表示頑固不化的人或事物。
砂鐵的繁體字為「砂鐵」。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砂鐵的石部首寫作「石」,金部首寫作「金」,整體形狀和現代漢字相似。
1. 他像砂鐵一樣固執,一點也不肯改變自己的想法。
2. 這個問題就像砂鐵一樣難以解決。
1. 砂鐵心(指頑固不化、不易被打動的心)
2. 砂鐵意志(指堅定不移、頑強不屈的意志)
頑固、固執、執着
柔軟、易變、妥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