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捎帶書信。《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陳大郎 ﹞寫成家書一封,請主人來商議,要覓箇便人梢信往家中,取些盤纏,就要箇親人來看覷同回。”
“梢信”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古今小說》原文或查閱線上詞典(如滬江詞典)。
梢信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用來形容信息傳遞的手段或方式。梢指的是樹枝的末梢,信指的是傳遞信息的文字或口信。因此,梢信可以理解為通過樹枝末梢傳遞信息的意思。
梢的部首是木,信的部首是言。梢的筆畫數為11畫,信的筆畫數為9畫。
《梢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源于中國古代的木蘭拓本文獻中。它是由木蘭拓本修複工作中的專有名詞。在繁體字中,梢信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中,梢的寫法為「⺵刀矣」,信的寫法為「䇷言」。
1. 在漫長的征途中,士兵們通過梢信傳遞着家書的問候。
2. 這個部落曾使用梢信來交流部族之間的事務。
1. 信封:用來裝載信件的封閉紙袋。
2. 通信:指通過書信、電話、電報等方式進行信息的傳遞與交流。
3. 信差:負責信件傳遞的專職人員。
1. 信函:指書信、信件。
2. 傳遞:指将信息從一個地方或人傳到另一個地方或人。
1. 面對面:指直接在面對面的情況下進行交流。
2. 親自:指事物直接由人親身完成或傳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