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舞的意思、韶舞的詳細解釋
韶舞的解釋
(1). 舜 時樂舞名。《論語·衛靈公》:“樂則《韶舞》。” 何晏 集解:“《韶》, 舜 樂也。盡善盡美,故取之。”《漢書·儒林傳序》:“稱樂則法《韶舞》。”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一:“忽有一人,長丈餘,蕭疏單衣,角巾,來詣之,翩翩舉其兩手,并舞而來,語 何 雲:‘君曾見《韶舞》不?此是《韶舞》。’且舞且去。”
(2).亦作“ 韶武 ”。 明 代教坊司官職。掌管樂舞。《明史·職官志三》:“教坊司奉鑾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樂各一人,并從九品。”《金6*瓶6*梅詞話》第六十回:“你這狗材,到明日隻好做個韶武。”《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得了這等美官,拿出五六十兩銀子來賞人,我們報一個鳳儀韶舞他也給我們幾十兩銀子,難道你連個鳳儀韶舞也不如了。”
詞語分解
- 韶的解釋 韶 á 古代樂曲名。 美:韶光(a.美麗的春光;b.喻美好的青年時代)。韶華(同“韶光”)。韶景(美麗的春光)。韶秀(清秀)。 筆畫數:; 部首:音; 筆順編號:
- 舞的解釋 舞 ǔ 按一定的節奏轉動身體表演各種姿勢:舞蹈。舞技。舞姿。舞會。舞劍。舞女。舞曲。舞台。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筆畫數:; 部首:夕;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韶舞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韶舞”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境:
1.基本含義與成語用法
- 詞義:形容音樂歡快動聽、舞蹈優美動人。“韶”指古代神話中的音樂之神,“舞”即舞蹈,兩者結合形成“韶舞”這一成語,用以贊美藝術表演的感染力。
- 文化淵源:源自《詩經·鹿鳴之什·韶》中“韶光麗天”的記載,後逐漸演變為表達音樂與舞蹈完美結合的意象。
2.曆史背景中的樂舞名稱
- 舜時樂舞:在先秦時期,“韶舞”特指舜帝時代的樂舞,以“盡善盡美”著稱。《論語·衛靈公》提到“樂則《韶舞》”,體現了其作為禮樂典範的地位。
- 文學典故:晉代陶淵明《搜神後記》中曾以“韶舞”描述神話場景,進一步強化其藝術象征意義。
3.明代官職名稱
- 教坊司職能:明代教坊司設“左右韶舞”官職(正九品),負責宮廷樂舞管理,與“左右司樂”并列,屬禮制機構的一部分。例如《明史·職官志》明确記載了這一官職設置。
使用場景與延伸
- 藝術領域:多用于贊美音樂、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 文學創作:可引申為對美好事物的詩意化描述。
若需更多曆史細節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論語》《明史》等典籍,或查閱相關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韶舞:意義和來源
《韶舞》是一個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韶」和「舞」。它在漢字中的筆畫和部首如下:
- 「韶」:由「音」(聲音)和「少」(少年)兩個部分組成,總計有18畫。它的部首是「音」。
- 「舞」:由「舛」(躊躇)和「舞」(跳舞)兩個部分組成,總計有15畫。它的部首是「舛」。
《韶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現在《詩經·韓奕》一篇中,意為歡快的舞蹈,形容優美婀娜的舞姿。
繁體漢字寫法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韶舞》這個詞的繁體漢字寫法為「韶舞」,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韶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韶」這個字有時會寫作「韶」(删掉右邊的「」),「舞」這個字有時會寫作「舞」(删除上面的「」)。這些變化主要是古代漢字書寫演變過程中的産物。
例句和組詞
下面是一些使用「韶舞」的例句:
- 夜晚,公園裡傳來《韶舞》的音樂和歡快的歌聲。
- 她優美的舞姿如同《韶舞》一樣,讓人陶醉。
以下是一些由「韶舞」組成的詞語:
- 韶音:美妙的聲音。
- 舞蹈:一種通過肢體動作、節奏配合音樂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
- 舞台:表演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的平台。
- 舞姿:跳舞時身體的姿勢和動作。
近義詞和反義詞
下面是一些與「韶舞」有關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舞蹈、舞姿、舞曲。
反義詞:僵硬、拘束、呆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