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伐的意思、殘伐的詳細解釋
殘伐的解釋
殘殺攻伐。《國語·吳語》:“今君王不察,盛怒厲兵,将殘伐 越國 。”《戰國策·趙策一》:“ 秦 之貪, 韓 魏 危, 衛 楚 正, 中山 之地薄, 宋 罪重, 齊 怒深,殘伐亂 宋 ,定身封,德強 齊 ,此百代之一時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古之帝者,地不過千裡,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6*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
詞語分解
- 殘的解釋 殘 (殘) á 害,毀壞:殘害。摧殘。 不完全,餘下的:殘餘。殘陽。殘存。殘廢。殘佚。苟延殘喘。 兇惡:殘忍。殘酷。兇殘。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 伐的解釋 伐 á 砍:伐樹。砍伐。 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誅筆伐。 自誇:伐善(誇自己的好處)。伐智。不矜不伐。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殘伐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殘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但核心意義主要圍繞以下兩方面:
一、古代文獻中的常見含義:殘殺攻伐
-
基本解釋
指通過武力進行殘暴的殺戮或征伐,常見于描述戰争或諸侯間的暴力沖突。例如:
- 《國語·吳語》提到“将殘伐越國”,指吳國準備以武力攻伐越國。
-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殘伐不止”描述諸侯間持續的暴力征伐。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軍事策略讨論,強調對敵方領土、人民的破壞性打擊。
二、現代引申含義:破壞自然資源
-
詞義擴展
現代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拆解為“殘”(破壞)與“伐”(砍伐),引申為濫伐森林、破壞生态環境的行為。例如:“殘伐森林導緻水土流失”。
-
注意點
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見明确例證,可能是現代基于字面的衍生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 古代用法:以軍事暴力為核心,強調殺戮與征伐(參考、4、6)。
- 現代用法:部分資料擴展為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參考),但需注意權威性和語境支持。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現代文本中則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殘伐》是一個漢語詞彙,它的意思是非法砍伐樹木或毀壞森林資源。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殘木」和「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林業用語,用來描述非法砍伐行為。在繁體字中,「殘伐」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古代漢字的寫法在簡化後有所變化,但是「殘伐」這個詞的寫法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以下是一個例句:林業部門正在努力打擊和預防殘伐行為。由于這個詞是一個專業詞彙,因此沒有明顯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與之對應。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