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韶濩的意思、韶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韶濩的解釋

亦作“ 韶護 ”。亦作“ 韶頀 ”。 湯 樂名。《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韶濩》者。” 杜預 注:“ 殷湯 樂。” 孔穎達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稱濩也……韶亦紹也,言其能紹繼 大禹 也。”一說, 舜 樂和 湯 樂。《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步中《雅》《頌》,驟合《韶》《護》。” 李善 注引 鄭玄 曰:“《韶》, 舜 樂;《護》, 湯 樂也。”後亦以指廟堂、宮廷之樂,或泛指雅正的古樂。 漢 桓寬 《鹽鐵論·論菑》:“蓋 越 人美蠃蚌而簡太牢,鄙夫樂咋唶而怪韶濩。” 唐 元結 《欸乃曲》之三:“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雲山《韶濩》音。” 宋 陸遊 《次金溪宗人伯政見寄韻》:“讀君長句還增氣,俗耳那聞《韶頀》聲?”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夫不朽無如金石,相感莫如音樂,斯蓋藝術之鼎彜,詞林之《韶濩》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韶濩”是中國古代雅樂的代稱,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商湯時期的宮廷雅樂,後泛指正統古樂。據《左傳》記載,《韶濩》是殷商時期的祭祀樂舞,用于廟堂或宮廷儀式,象征禮樂文化的正統性。

2. 詞源與争議

3. 異體與擴展

4. 文獻記載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提到“見舞《韶濩》者”,杜預注解為“殷湯樂”,孔穎達進一步疏證其曆史背景。

“韶濩”不僅代表商湯時期的特定樂舞,更承載了古代禮樂文化的核心精神,成為雅正音樂的代名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韶濩》的意思

《韶濩》是一個古代漢字,意為美好的聲音。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音樂、歌聲或其他儒雅的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韶濩》的左邊部首是“青”字的簡化形,右邊部首是“氵”字,表示水。它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韶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在《詩經》中,有一篇名為《韶》的詩,描述了美妙的樂曲和歌聲。因此,《韶濩》也用來表示美好的音樂和聲音。

繁體

《韶濩》的繁體字為「韶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寫《韶濩》的時候,使用的是繁複的字形。例如《康熙字典》中給出的古代寫法為「韶洉」。

例句

1. 他的演奏使整個音樂廳充滿了韶濩之音。

2. 她的歌聲如同韶濩流泉,讓人心曠神怡。

組詞

1. 韶音:美好的音樂聲音。

2. 韶華:美好的年代。

3. 濩落:美好的聲音落下。

近義詞

1. 和諧:指聲音或音樂美妙融洽。

2. 溫婉:形容柔和悅耳的聲音。

3. 悅耳:指聽起來很愉悅的聲音。

反義詞

1. 刺耳:形容令人不悅耳的聲音。

2. 難聽:指聽起來不舒服或不悅耳的聲音。

3. 破音:指音樂或歌聲中發生的錯誤或失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