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述山川名勝的文章。 隋 江總 《入攝山栖霞寺詩序》:“率製此篇,以記歲月;俾後來賞者,知餘山志。” 清 厲鹗 《遊洞霄宮》詩:“幽泉滌硯作山志,俗士未許窺清襟。”
“山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釋義
指記述山川名勝的專題文章,屬地理文獻範疇。該用法最早見于隋代江總《入攝山栖霞寺詩序》中“知餘山志”的記載,清代厲鹗《遊洞霄宮》詩“幽泉滌硯作山志”也沿用此意。這類文章多記錄山脈走向、水文特征、古迹分布等地理信息,例如陶宏景《尋山志》即為典型代表。
引申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被引申為堅定志向、不畏艱險的精神象征。如《查字典》釋義中提到“形容人面對困難時堅持信念、勇往直前”,該用法源自古代傳說,常出現在勵志語境中。
文體特征
作為古代地理志的分支,其寫作特點包括:
當前該詞主要用于古典文獻研究領域,現代語境中更常見其引申義,用于描述堅韌不拔的品格。
《山志》是一個中文詞彙,代表着對山的記錄和描述,或者是對山地景物、山地資源的統計和研究。這個詞在中國古代文學、地理學和曆史學中經常出現。山志是一種文學體裁,可包括對山地地貌、自然景觀、植被、動植物、地質特征、氣候特點、曆代名山、山嶽文化和人文景觀等的描述和記錄。
《山志》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山(部首:山字旁,筆畫:3)和志(部首:心字旁,筆畫:7)。
《山志》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山水畫和山水詩的創作與研究。它記錄了一座山的形态、山體特征、山勢和山區的實際情況。在中國的山地地區,長期以來形成了以山志為代表的山地文化,在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繁體字中,山志的寫法為「山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山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古時候山字的寫法常常是「山㳆」。在這個寫法中,山字旁的犬旁代表了犬的原型,這個偏旁象征了山地的荒蠻和野性。
1. 這本《山志》是專門記錄當地著名山峰的景觀和曆史的。
2. 他熱愛登山,并寫了一本精美的《山志》來描述他的山嶽探險曆程。
組詞:山水志、山林志、山地志、名山志、山峰志、山嶽志
近義詞:山書、山志冊、山志文、山志錄、山志集
反義詞:平原志、海洋志、城市志、河流志、湖泊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