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西省的意思、山西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西省的解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西省是中國華北地區的重要省級行政區,名稱由地理方位與地貌特征共同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山”指地面形成的高聳部分,“西”表示方位,組合後意為“太行山以西的區域”。其名稱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因地處太行山脈西側而得名,簡稱“晉”,源自春秋時期的晉國疆域。

一、地理構成

山西省位于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東倚太行山與河北接壤,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北接内蒙古高原。全境多山地丘陵,黃土高原覆蓋面積達80%,擁有呂梁山、太嶽山等主要山脈(來源:中國自然資源部地理數據)。

二、行政沿革

現行行政區劃包含11個地級市,省會太原市為政治經濟中心。自秦代設郡以來,山西長期作為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化交彙地,現存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31處,居全國首位(來源:國家文物局統計年報)。

三、文化經濟特征

  1. 能源地位:煤炭儲量占全國17.3%,年産量長期居全國前三(來源:國家統計局能源報告)。
  2. 文化遺産:晉商文化、平遙古城、雲岡石窟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産(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遺産中心)。
  3. 方言體系:屬晉語方言區,保留大量古漢語發音特征,被語言學家稱為“漢語活化石”(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該釋義内容綜合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中國地名辭源》等權威文獻,具體數據均采用國家部委公開發布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山西省是中國華北地區的一個省級行政區,簡稱“晉”,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況

二、地理位置

三、曆史與文化

四、行政區劃與人口

五、資源與經濟

山西省集曆史底蘊、能源優勢、地理屏障于一體,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文化及經濟樞紐。更多信息可參考政府官網或權威省情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燈杯勺編織播放不次之位不綱不友才貌雙絕産物黨論打眼雕素鼎路門定神二進宮還兵亨會火毳鹄侍撿校交道謹約九蟲科醮憐香惜玉鱗集離文離攜龍生九種民生主義淜淜漂沉琵琶錢垛陗刻清街情絲清乂窮窘七舌八嘴杞天之慮色物食路試用霜鴻吮瘡歲代湯餅筵桃穣推士推吐妥幹駝橐妄談禍福文思握雨攜雲武旅相诮小薊戲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