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離職守的意思、擅離職守的詳細解釋
擅離職守的解釋
(1) [be absent without leave]∶擅自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能盡守自己的職責
(2) [abscond]∶開小差
詞語分解
- 擅的解釋 擅 à 超越職權,自作主張:擅專。擅自。擅行(妌 )。擅斷(專行)。專擅獨行。擅離職守。 獨攬,占有:擅權。擅利。擅兵(擁有兵權)。擅國。擅美。 長(俷 )于,善于:擅長(俷 )。不擅辭令。 善 筆
- 職守的解釋 ∶任職的地方不應擅離職守 ∶指工作範圍内應盡的責任有虧職守詳細解釋猶職責。亦指工作崗位。《晉書·列女傳·羊耽妻辛氏》:“職守,人之大義也。” 宋 王栐 《燕翼诒謀錄》卷五:“ 仁宗 朝,言者以士大
網絡擴展解釋
“擅離職守”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未經許可擅自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未能履行應盡的職責。其核心含義是背離崗位責任,強調未經批準的行為性質。
出處與背景
- 成語起源:出自清代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原文提到官員因擅離職守被問責的情節。
- 法律定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二十五條,擅離職守可能構成犯罪(如軍事領域的“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造成嚴重後果的可判處有期徒刑。
結構與用法
- 成語結構:動賓式,含中性色彩,多用于批評或警示不履職的行為。
- 使用場景:常見于職場、軍事或管理領域,強調對紀律和責任的違反。例如:“疫情期間醫護人員不得擅離職守”。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玩忽職守(側重失職後果)。
- 反義詞:忠于職守、盡職盡責。
補充說明
在軍事或特殊崗位上,擅離職守的法律後果更為嚴重,可能涉及刑事責任。日常生活中則多指違反工作紀律的行為,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嚴重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條文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官場現形記》原文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條款。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擅離職守》的意思
《擅離職守》是指沒有經過允許或批準擅自離開自己的職責範圍或工作崗位的行為。它通常用來形容工作中不按規定履行職責、擅自做他事或背離了原本分工的情況。
擅離職守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擅離職守》由「擅」、「離」、「職」、「守」四個漢字組成。
- 「擅」的部首是「手」,它有13個筆畫。
- 「離」的部首是「示」,它有10個筆畫。
- 「職」的部首是「耳」,它有11個筆畫。
- 「守」的部首是「宀」,它有5個筆畫。
擅離職守的來源
「擅離職守」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法律名詞解釋》中。它是由中國法律中的相關規定衍生出來的,用來描繪違反工作紀律的行為。
擅離職守的繁體
擅離職守的繁體字為「擅離職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擅離職守」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被寫作「擅離職守」。
擅離職守的例句
1. 作為員工,我們不能隨意擅離職守。
2. 這位教師的擅離職守行為導緻了學生的失誤。
擅離職守的組詞
擅離職守沒有明确的組詞形式。
擅離職守的近義詞
擅離職守的近義詞包括:不履職、背離職責。
擅離職守的反義詞
擅離職守的反義詞為:恪守職責、盡職盡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