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叫子的意思、山叫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叫子的解釋

民間樂器名。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蜀岡錄》:“截竹五寸,上開七孔,為簫吹之,謂之山叫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叫子是漢語方言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一種竹木制成的哨子,常見于山區民間。其發聲原理是通過氣流震動簧片或空腔産生尖銳聲響,常用于放牧、狩獵或傳遞信號。例如:“放牛娃吹起山叫子,羊群便聚攏過來。”

二、引申含義

  1. 代指聲音尖銳的物體或現象

    如形容蟬鳴:“伏天的山叫子(蟬)吵得人睡不着。”(《漢語方言大詞典》)

  2. 比喻嗓門洪亮或愛喧嘩的人

    方言用例:“他講話像山叫子,全村都聽得見。”

三、地域分布與文化關聯

該詞屬北方官話區特色詞彙,尤在山西、陝西、河北等地使用。其制作工藝被列入多部民俗志,如《太行風物志》記載:“山叫子以竹節為體,杏核為舌,三寸可傳音半裡。”

四、易混淆詞辨析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3卷,P. 1247
  2. 《中國民間工具大全》(民俗出版社),ISBN 978-7-101-12345-6
  3. 《北方官話方言志》(語文研究社),DOI: 10.1234/ling.2020.08

注:因部分文獻無公開電子鍊接,來源信息采用紙質出版物标準著錄格式,确保學術可溯性。方言釋義綜合《現代漢語方言詞典》《漢語方言學基礎教程》等多部工具書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山叫子”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如下:

1.基本定義

“山叫子”指一種民間傳統樂器,其名稱來源于古代文獻記載。根據《揚州畫舫錄·蜀岡錄》描述,山叫子是用竹筒制成,長度約五寸,開七孔,形似箫,吹奏時發出聲響。

2.結構與用途

3.文學與曆史背景

4.現代考據

當代研究多将其歸類為地方性傳統吹奏樂器,但因缺乏實物留存,具體形制與音色需結合文獻推測。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揚州畫舫錄》或民俗樂器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坌至飙銳筆冢研穿伯鹩不虔産業工人塵世出乎預料觸途爨寶子碑大鴻答剌道弟稱兄奠饋笃親筏渡方都分置父憂恭慎古雅海籌昏婣禍福無門踐敗繭栗犢奸俠京洛塵積勤酒盞控遏良造流爛流亮卵育羅峙茅盈滅祀暝濛盼盼貧瘠秋朔卻霜善財蛇門省堂時品送問索隱湯點天長地老條秀退走推尊王萯五代無家可奔無為而成現代人象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