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撈取珊瑚的鐵網。語本《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鐵網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而黃,三歲赤,枝格交錯,高三四尺。鐵發其根,繫網舶上,絞而出之,失時不取即腐。”引申指收羅珍品或人才的措施。 清 曹寅 《答江村高學士時方求楝園藏畫》詩:“竟脫珊瑚網,今登玳瑁牀。”亦省稱“ 珊網 ”。 清 馮桂芬 《顧侍萱學博蓉湖漁隱圖》詩:“方今天子正崇儒,珊網未許遺元珠。”
“珊瑚網”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如下:
指古代用于捕撈珊瑚的鐵制工具,具體方法記載于《新唐書·西域傳下·拂菻》。據描述:
後引申為收羅珍品或選拔人才的系統性措施,常見于文學作品中:
“珊網”是“珊瑚網”的簡稱,多用于詩詞或典故中。
提示: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賞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新唐書》原文或清代詩詞集。
《珊瑚網》是指由珊瑚制成的網狀物體。珊瑚是一種海洋生物,主要生長在珊瑚礁上,富含礦物質和有機物質。它們能夠形成網狀結構,因此被稱為珊瑚網。
《珊瑚網》的部首是「石」(石字的左側),它的部首意味着與石相關。這個詞的拼寫有16個筆畫。
珊瑚是一種海洋生物,而珊瑚網就是由這種珊瑚形成的網狀結構。常見的珊瑚網用途包括裝飾品、珊瑚雕刻和工藝品等。在繁體字中,「珊瑚網」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珊瑚網」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珊瑚是一種珍貴的海洋生物,古人對其早已有所了解和研究,因此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1. 他佩戴着一串珊瑚網手鍊,非常漂亮。
2. 這幅畫模拟了珊瑚網的形狀,令人驚歎。
珊瑚、珊瑚礁、珊瑚島、珊瑚骨
珊瑚網的近義詞包括珊瑚架、珊瑚梳、珊瑚帽等。它們都指的是由珊瑚制成的物品。
珊瑚網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因為一般情況下,沒有由其他材料制成的與珊瑚網相反的物品存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