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采擢的意思、采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采擢的解釋

選拔。 三國 魏 阮籍 《詣蔣公》:“ 籍 無 鄒 蔔 之德,而有其陋,猥見採擢,無以稱當。” 唐 韓愈 《感二鳥賦》:“今是鳥也,惟以羽毛之異,非有道德智謀承顧問贊教化者,乃反得蒙採擢薦進,光耀如此。” 宋 範仲淹 《舉張問孫複狀》:“今退隱 泰山 ,著書不仕,心通聖奧,跡在窮谷,伏望朝廷依赦文採擢。”


選拔。《晉書·武帝紀論》:“﹝ 武帝 ﹞雅好直言,留心采擢。” 唐 李翺 《薦士于中書舍人書》:“凡此四人,材能行義,超越流輩,自二年來閲除書,采擢後進多矣,未見勝之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采擢是由“采”與“擢”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包含兩個層面:

一、本義溯源

“采”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捋取也”,指摘取植物,《詩經·關雎》即有“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的例證(參考《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擢”在《說文通訓定聲》中解釋為“引也”,《戰國策》中“擢之乎賓客之中”即展現其提拔含義。二字組合後,形成“采摘并拔取”的動作關聯。

二、引申義發展

  1. 人才選拔:漢代起常用于官職選拔語境,如《後漢書·蔡邕傳》“連見采擢,蟬蛻滓濁”,體現對賢能的提拔(參考《古代漢語詞典》2020年修訂版)。
  2. 植物采集:保留原始采摘義項,《齊民要術》載“采擢時節,皆以中秋為期”,專指特定作物的采收規範(參考中華書局《農政全書校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屬書面語詞彙,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文學創作領域。例如《辭源》第三版标注其詞性為動詞,标注使用頻率為“罕用”,建議使用者結合具體語境辨别語義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

“采擢”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選拔,尤其指對人才的選拔和提升。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例證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晉書》《韓愈文集》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步拔隊八國聯軍标律陛對薄利波羅的海布菜楚漢楚音淙鑿定冠詞反人法顯廢損給孤獨鬼瞰悍狡酣饫涸鲋黑衣懷痾化緣花座惑衆驚飈錦囊妙計炯炯有神樂都瀝膽凜若冰霜吝選路腳門診木治男權盤根究底抛撒沛遲栖泊起廢鵲尾鑪染惑騷章殺力山脊石醋醋梳洗打扮嵩呼誦吟胎裡素挑達同裯土茶尾蚴文鳐無口匏小婁羅謝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