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下班”是一個常用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延伸解析如下:
基本詞義
指職場人員每日往返于住所與工作場所的行為過程。其中:
時間特征
通常對應早晚交通高峰時段(如早7:00-9:00、晚17:00-19:00),形成規律性的人流潮汐現象。部分企業實行彈性工作制時,允許員工在一定時間段内自主調整到崗/離崗時間。
社會現象關聯
衍生出“通勤族”“地鐵早高峰”等社會話題,常與交通擁堵、公共交通運力等城市管理問題相關聯。例如北京2023年軌道交通早高峰客流量達日均1200萬人次。
法律政策層面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規定,在合理時間、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傷害,可認定為工傷。
該詞彙在現代職場語境中還常引申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議題,如“上下班界限模糊”常指遠程辦公模式下工作時間與私人時間的交織現象。具體含義可能因語境産生細微變化,建議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上下班是指人們每天往返于家和工作地點之間的行為,一般發生在早晨去上班和傍晚回家的時間段。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上和下,意為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上表示離開一個地方,向着另一個地方前進;下表示從一個地方回到原來的地方。
《上下班》的來源不太明确,可能是隨着現代工業社會的發展而産生的詞語。在過去的農耕社會中,人們大多數時間都在農田中勞作,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但隨着城市化的加速,現代工廠和企業的興起,人們開始按照特定的時間段去工作,上下班漸漸成為了一種常見的現象。
在繁體字中,上下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很多個變體,但是上下班這個詞在古代并不常見,所以古時候的漢字并沒有特定的寫法。鑒于這個詞的現代含義,可以根據意思自己進行創造。
以下是一些關于上下班的例句:
一些與上下班相關的詞彙:
以下是上下班的一些近義詞: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