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繳官印。謂辭官退職。 唐 劉長卿 《贈元容州》詩:“擁旌臨 合浦 ,上印卧 長沙 。” 宋 真德秀 《代外舅謝丞相轉官啟》:“上印歸田,已就休官之列;賞功試邑,遽陞元士之班。”
“上印”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指上繳官印,表示官員辭去職務、退職歸田的行為。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主動請辭的正式流程。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上印”解釋為“事物上升趨勢”,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對詞語的誤讀或混淆,建議以古代文獻中的釋義為準。
上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含義是将印章壓在紙張或其他材料上,以留下印記。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上(下面丶+上面一):上字的部首是下,總共有3畫。
印(卩):印字的部首是卩,總共有9畫。
來源:
上印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簡單,上字表示在目标物體上方,而印字代表印章。所以,上印就是印章在目标物體上方施加壓力留下印記的意思。
繁體:
上印這個詞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上印」,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上印這個詞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上字的形狀沒有太大變化,印字的初始形态是「」,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卩」。
例句:
1. 他用印章上印在合同上,以示同意。
2. 在古代,皇帝的禦印隻有親自上印才有效。
組詞:
上印可以組成其他相關的詞語,例如:
1. 上印稿件
2. 上印合同
3. 上印名片
近義詞:
上印的近義詞是蓋章,兩個詞語的意思相同,都表示使用印章在文件或其他物品上留下印記。
反義詞:
上印的反義詞是下印,下印表示在文件或其他物品下方留下印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