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稅的意思、商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稅的解釋

[commercial taxes] 國家對從事商業活動的單位或個人所征收的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商稅是指國家對商業活動征收的稅費,其内涵隨着曆史發展不斷演變,可分為古代與現代兩個層面:

一、古代商稅

  1. 定義與起源
    商稅是中國古代對商人販賣商品及商業行為征收的稅種,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公元前11世紀),主要針對商朝遺民從事的販運、買賣活動。

  2. 主要形式

    • 西周至漢朝:包括關市稅(商品流通稅)和山澤稅(礦産、漁業等資源稅)。
    • 宋朝:分為“過稅”(商品運輸稅,稅率約2%)和“住稅”(商品交易稅,稅率約3%),覆蓋流通到銷售全環節。
    • 明朝:以市稅(市場交易稅)、關稅(水路關卡稅)和舶稅(海外貿易稅)為主,宣德年間增設水路關稅。

二、現代商稅

現代雖無“商稅”專稱,但其内涵體現在以下稅種中:

  1. 增值稅:針對商品增值部分征稅,稅率分13%、9%、6%三檔。
  2. 消費稅:對特定商品(如奢侈品)征收。
  3. 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25%,小微企業所得稅率20%。

三、功能與意義

商稅始終承擔調節市場、增加財政收入的作用。古代通過控制商品流通鞏固經濟,現代則通過差異化稅率引導産業方向。

如需進一步了解各朝代商稅政策或現代稅率細則,可查閱會計網、外貿日報(-3)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商稅》的意思及其詞源

《商稅》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在漢語中有着特定的意義。其中,「商」指的是商業,「稅」指的是由政府征收的財産或交易的稅款。

《商稅》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按照字形拆分,《商稅》一詞分别由「商」和「稅」兩個字組成。其中,「商」字的部首是「亠」,由「蔔」和「一」組成,共4畫;「稅」字的部首是「禾」,由「禾」和「兌」組成,共12畫。

《商稅》的來源

《商稅》一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商業發達的時期。在商業活動中,政府對交易和財産進行征稅,以維持社會運轉和國家財政。

《商稅》的繁體字

《商稅》的繁體字為「商稅」。

古時候《商稅》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商稅」寫作「商賞」。

《商稅》的例句

1. 根據最新的稅法,企業必須按時繳納商稅。

2. 高額的商稅對中小企業的經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商稅》的組詞

組詞:商業、稅務、稅收、商品、稅金。

《商稅》的近義詞

近義詞:交稅、征稅、稅款。

《商稅》的反義詞

反義詞:免稅、豁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