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害世俗的教化。《史記·樂書》:“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 張守節 正義:“樂教不時,傷世俗之化也。”
“傷世”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傷害世俗的教化”,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史記·樂書》原文或古代禮樂制度相關研究。
《傷世》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來描述一些事物、事件或行為對社會、世界産生負面影響、傷害甚至摧毀的意思。
《傷世》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傷”字的部首為“人”,表示與人有關,而“世”字的部首為“一”,表示與時間、世界有關。根據這兩個部首,可以推斷《傷世》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關。
同時,《傷世》的總筆畫數為10畫,其中“傷”字為7畫,“世”字為3畫。
《傷世》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例如《詩經》和《論語》等。在繁體字中,傷世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傷世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漢代的字形中,“傷”字的上方有一個額外的“豎”。而“世”字也有些許差異,例如漢代的字形中“世”字的右邊是“日”字,表示與時間有關。
以下是一些使用《傷世》的例句:
1. 他的行為不僅傷害了他自己,也傷世傷人。
2. 這場災難的發生導緻了巨大的人員傷亡,真是一場傷世的災難。
3. 我們應當努力維護和平,避免戰争對人類社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世之痛。
與《傷世》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1. 傷害:指對人或事物的身體或精神造成損害。
2. 摧毀:表示徹底破壞或毀滅。
3. 危害:指可能給人或社會帶來危險或傷害。
與《傷世》相近的詞語有:
1. 傷國:指對國家造成損害或危害。
2. 傷民:表示對人民、社會大衆造成損害或痛苦。
3. 傷天害理:形容行為極其惡劣,背離人倫和道義。
而與《傷世》相反的詞語有:
1. 榮耀:表示光榮和尊貴。
2. 利益:指能夠帶來好處和利益。
3. 和諧:表示社會、環境或人際關系的和睦與友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