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風,西風。《楚辭·東方朔<七谏·沉江>》:“商風肅而害生,百草育而不長。” 王逸 注:“商風,西風。” 唐 王昌齡 《聽彈風入松阕贈楊補阙》詩:“商風入我絃,夜竹深有露。” 清 唐孫華 《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商風一蕭颯,衆葉策策鳴。”
“商風”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基本解釋
商風指秋風或西風,常見于古代詩文。例如《楚辭·東方朔〈七谏·沉江〉》中“商風肅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長”,王逸注:“商風,西風。”
文學應用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聽彈風入松阕贈楊補阙》中寫道:“商風入我弦,夜竹深有露”,此處“商風”即指秋風,營造出蕭瑟的意境。
命名依據
古人以“商”對應五行中的“金”和方位中的“西”,故稱秋風為“商風”(《禮記·月令》有類似五季分類)。
個别現代資料(如)将“商風”解釋為“商業行為的道德風氣”,涉及誠信、公平等準則。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建議優先采用傳統釋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楚辭》《全唐詩》等古籍。
《商風》一詞指的是商人的品質、行為和态度。它表示商人所具有的一種經商之道和商業精神。
《商風》這個詞由“千”、“貝”、“大”、“自”四個部首組成。
它的總筆畫數為11。
《商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朝。商朝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王朝,商人是其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在古代社會,商人往往需要具備一定的商業技巧和商業道德,以維護商業交往的順利進行。
《商風》的繁體寫法為「商風」。
在古時候,漢字《商風》的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隻是在字形上存在一些細微差别。
1. 這家公司以其良好的商風,赢得了客戶的信任。
2. 在商場上,培養一個良好的商風至關重要。
3. 商風的好壞直接影響着一個企業的發展。
商業、商人、商品、商場、商務
商德、商道、商業道德、商業精神
商業污染、商業黑暗、商業欺詐、商業不道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