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觞爵的意思、觞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觞爵的解釋

酒器。 三國 魏 曹植 《節遊賦》:“浮沉蟻於金罍,行觴爵於好求。”《宋書·禮志三》:“今聖上繼 武皇帝 ,宜準 漢世祖 故事,不親執觴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觞爵是中國古代兩種重要的酒器,其定義與區别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觞”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觯實曰觞”,指盛滿酒的飲器(來源:《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漢代鄭玄注《禮記》稱“凡觞,一升曰爵”,可見二者最初存在容量差異。

二、形制區别

  1. 觞:多指淺腹杯狀器皿,《漢書·高帝紀》有“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的記載,顔師古注“卮,飲酒圓器也,今尚有觞之遺制”(來源:《中國古代器物大典》河北教育出版社)。
  2. 爵:典型青銅禮器,特征為前有流槽,中有杯體,後有尾形鋬,底部三足,《周禮·考工記》詳載其鑄造規制(來源:《三禮名物通釋》商務印書館)。

三、功能用途 觞常見于日常宴飲,《蘭亭集序》載“流觞曲水”即其使用場景。爵則多用于祭祀場合,《禮記·禮器》雲“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凸顯禮制功能(來源:《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

四、文化内涵 二者在文學作品中常作意象符號,如《楚辭·招魂》用“瑤漿蜜勺,實羽觞些”描繪宴飲,而《詩經·大雅》以“酌以大鬥,以祈黃耇”記錄爵的禮儀屬性,共同構成古代酒禮文化體系(來源:《中國禮制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觞爵”是古代漢語中表示酒器的複合詞,由“觞”和“爵”兩個單字組成。以下是綜合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觞爵”泛指古代飲酒的器皿,主要用于宴飲、祭祀等場合。例如:

二、單字解析

  1. 觞(shāng)

    • 定義:一種橢圓形酒杯,兩側有耳,材質多為木質或青銅。
    • 功能:用于盛酒或敬酒,如“曲水流觞”典故中的酒杯。
    • 引申義:可代指宴飲活動,如“觞詠”(飲酒賦詩)。
  2. 爵(jué)

    • 定義:三足青銅器,形似雀鳥,前有流槽(倒酒口),後有尾,下有足。
    • 功能:兼具溫酒、盛酒功能,常見于貴族宴飲和禮儀場合。
    • 象征意義:與等級制度相關,如“爵位”一詞即源于此。

三、二者區别

特征
形制 橢圓形,雙耳 三足,流槽與尾
材質 木、青銅為主 青銅為主
用途 宴飲、祭祀 溫酒、禮儀
文化意象 文人雅集(如曲水流觞) 貴族等級象征

四、文獻關聯

“觞爵”常出現在描述宴飲場景的典籍中,例如《禮記》《莊子》等,體現了古代酒禮文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器物的考古特征,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宿保護貿易備位充數弼輔嬖禦人不失赤鷩傳閱翠帏風中燈剛毛高榜公祢公誼管區疆陲交當姣姣驕侮赍持輯屦靜素酒坊使郡邑刻寫陋心濾鍋忙碌碌馬尾藻牌座偏徼親家爹青闱寝苫祇樹林企業化羣陰繞膝人市镕鍛戎馬倥傯軟和沙丁魚上行下效麝團數典稅輸淑真天神剔留秃魯聽講宛态文舫無辨無風生浪無功而祿五叔現弄諧遂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