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簿的意思、上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簿的解釋

謂呈遞文狀,接受審問或質訊。《漢書·李廣傳》:“大将軍長史急責 廣 之莫府上簿。 廣 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顔師古 注:“簿,謂文狀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司法制度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釋義:

一、基本釋義

“上簿”指将事件、罪行或事項登記在官方簿冊上,即記錄在案。

“上”意為“呈報、登記”,“簿”指官方文書或登記冊(如案卷、名冊)。合指通過書面形式将信息正式記錄于官府檔案中,具有法律或行政效力。

二、司法場景中的具體用法

在古代司法語境中,“上簿”特指對犯罪事實進行立案登記,作為審理或追責的依據。例如:

《漢書·酷吏傳》載:“(田廣明)坐飲将軍矦舍,上簿責以不敬,自殺。”

此處指田廣明因行為失禮被記錄于罪責簿冊,最終被問責。

三、字義溯源與演變

  1. 簿:原指竹簡制成的文書(《說文解字》:“簿,簿書也”),後泛指官府檔案。
  2. 上:有“進呈”“載入”之義(《廣雅·釋诂》:“上,進也”)。

    二字組合凸顯由下至上的層級彙報與存檔流程,反映古代行政的文書管理制度。

四、現代延伸用法

現代漢語中,“上簿”一詞已罕見,但“記錄在案”“立案”等表述仍延續其核心含義,多用于法律、行政等正式場合,強調對行為的官方認證與追責可能。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上簿”釋義為“呈遞文狀,登記入冊”。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簿”字條釋為“文書,案卷”,引《漢書》司法用例。
  3. 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酷吏傳》原文及注疏。
  4.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上”“簿”的形義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上簿”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基本定義

指呈遞文狀,接受審問或質訊,多用于古代官方或正式場合。該詞由“上”(呈遞)和“簿”(文書、記錄冊)組成,結構為“動詞+名詞”。

2.曆史出處與用法

源自《漢書·李廣傳》的記載:

“大将軍長史急責廣之莫府上簿。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此處“上簿”指李廣主動提交文書說明過失,接受審查。

3.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将事務記錄或上報給上級,例如:

4.相關注音與拼音

5.英文釋義

可譯為"submit documents for review" 或"present written records for interrogation"。


該詞核心含義為古代提交文書接受審查,現代偶用于事務上報,但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稗官闆城渚口半文盲悲黃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徧祀裱褙匠畢舉跸聲波神稱論齒讓燈盡油幹饤核蠹商二十四治蕃條風木之思伏輸歌台诟谇矽酸鹽鶴引禽伸華屋山丘火鉢火車站講脣焦唇幹舌棘匕階礎就兒裡醵分舉炮阚阚離殿崚崚馬赀木曜日撓曲撓秧拍子迫厄祁哀權火仁頻入鄉隨俗三界聲香石镫石泐海枯霜縠損傷挑招僮仆推想宛虹黠猾相佑懈墯夕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