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簿的意思、上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簿的解釋

謂呈遞文狀,接受審問或質訊。《漢書·李廣傳》:“大将軍長史急責 廣 之莫府上簿。 廣 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顔師古 注:“簿,謂文狀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上簿”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基本定義

指呈遞文狀,接受審問或質訊,多用于古代官方或正式場合。該詞由“上”(呈遞)和“簿”(文書、記錄冊)組成,結構為“動詞+名詞”。

2.曆史出處與用法

源自《漢書·李廣傳》的記載:

“大将軍長史急責廣之莫府上簿。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此處“上簿”指李廣主動提交文書說明過失,接受審查。

3.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将事務記錄或上報給上級,例如:

4.相關注音與拼音

5.英文釋義

可譯為"submit documents for review" 或"present written records for interrogation"。


該詞核心含義為古代提交文書接受審查,現代偶用于事務上報,但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簿

上簿是一個常見的詞彙,意思指的是将人員或事物的相關信息記錄在簿冊或檔案中,進行登記。

上簿的拆分部首是“上”和“簿”,其中,“上”的部首是“一”,表示動作向上;“簿”的部首是“⺮”,表示與竹子有關。

上簿的筆畫總共有10畫,其中“上”字含有3畫,而“簿”字含有7畫。

上簿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古代官府中,辦理各種事務的人員需要将相關信息記錄在簿冊中,進行登記,以便管理和查詢。

在繁體字中,上簿另有一種寫法為「上簿」,保留了原始的字形,注重書寫的傳統美感。

在古時候,上簿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上字在古代字典中的寫法類似現代的“上”,而簿字的古代寫法為「長⺗」。

以下是一個關于上簿的例句:“所有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請按照工作人員的指示,将個人信息上簿登記。”

與“上簿”相關的組詞有:入簿、出簿、簿記、簿子等。

與“上簿”相近的詞語包括:登記、記錄、記載等。

相反的詞語是“下簿”,指的是從簿冊或檔案中删除人員或事物的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