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代城牆遺址的意思、商代城牆遺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代城牆遺址的解釋

在 河南省 鄭州市 。城垣周長七公裡,用土分層夯築。城牆剖面為梯形,底面一般寬二十米,高約九米,部分城牆被掩埋在現今的地面之下。環城發現十一個缺口,某些缺口可能與城門有關。城牆附近有大量的 商 代文化遺址。西牆外 杜嶺 出土兩件大型銅方鼎,南牆、北牆外各發現一處青銅器鑄造作坊遺址, 鄭州 市内曾發現 商 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溝、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商代城牆遺址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的商代早期都城城牆遺存,距今約3600年,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早期大型夯土城垣之一。該遺址包含城牆主體及周邊宮殿區、作坊、祭祀坑等重要遺迹。

二、核心特征

  1. 建築結構
    城牆周長近7公裡,采用分層夯築技術,橫斷面呈梯形。現存城牆底寬20-30米,頂寬約5米,殘高最高達10米,部分區段仍保留在地表以上。

  2. 考古發現

    • 發現11處疑似城門缺口,西牆外出土杜嶺方鼎等青銅重器
    • 宮殿區有20餘處夯土基址,最大達2000平方米,并發現祭祀坑、人骨壕溝等特殊遺迹
    • 周邊分布青銅器作坊、房基、地窖等生活遺址

三、學術價值

該遺址被推測為商代早期都城(可能是成湯所建"亳都"或仲丁"隞都"),其城垣規模與宮殿布局為研究商代都城建制、早期國家形态提供了關鍵實證,2016年後被納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保護體系。

四、特殊含義

在文學語境中,該詞有時被引申為"被遺忘的古老事物"的隱喻,但此用法非考古學專業釋義。

注:如需完整遺址分布圖或最新考古進展,可參考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官方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商代城牆遺址

商代城牆遺址是指商代時期遺留下來的城牆遺迹。商代,又稱殷代,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商代城牆遺址是研究商代曆史以及城市發展的重要考古遺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商(亻+口) - 部首為亻(人),筆畫為4。

代(⺹+弋) - 部首為⺹(兒),筆畫為5。

城(土+成) - 部首為土,筆畫為6。

牆(土+啬) - 部首為土,筆畫為16。

遺(辶+負) - 部首為辶(辵),筆畫為11。

址(土+址) - 部首為土,筆畫為9。

來源:

“商代城牆遺址”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商代"、"城牆"和 "遺址"三個詞組成。商代指的是商朝時期,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城牆指的是用來圍繞并保護城市的牆體結構;遺址指的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地方或遺迹。

繁體:

商代城牆遺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商代城牆遺址

例句:

考古學家在這個地區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商代城牆遺址。

組詞:

1. 商代都城遺址

2. 城牆遺址保護

3. 遺址考古發現

4. 商代遺址研究

近義詞:

1. 商代城牆遺迹

2. 商代城堡遺址

3. 商代城池遺址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