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沙彌尼的意思、沙彌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沙彌尼的解釋

梵語音譯的略稱。初出家的女*********。《新華文摘》1982年第6期:“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稱沙彌尼,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沙彌尼是佛教中對初出家女性修行者的稱謂,具體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1. 基本定義
    沙彌尼(梵語音譯)指未滿二十歲出家、僅受持十戒的女性修行者,與男性“沙彌”對應。其龜茲語為Samanen,屬于佛教“五衆”或“七衆”之一,與沙彌、式叉摩那合稱“三小衆”。

  2. 年齡分類與修行階段
    根據《摩诃僧祇律》等典籍,沙彌尼按年齡分為三類:

    • 驅烏沙彌尼:7-13歲,可守護谷物、驅趕鳥類;
    • 應法沙彌尼:14-19歲,需接受五年師訓後進階比丘尼;
    • 名字沙彌尼:超過20歲但未受具足戒者。
  3. 戒律與威儀
    沙彌尼需遵守十戒,包括不殺生、不偷盜等基本戒條,并受《沙彌尼離戒文》約束,如“日常不得着缯彩衣”等73條威儀細則。

  4. 與比丘尼的區别
    沙彌尼是初級出家階段,受十戒;而比丘尼需年滿二十歲并通過考核,受具足戒(共348條),成為正式僧團成員。

來源說明:以上内容綜合自滬江詞典、搜狗百科、漢典等權威資料,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沙彌尼的意思

沙彌尼(shā mí ní)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指代佛教中的女研修人員或女學徒。在佛教寺廟中,沙彌尼通常由年輕的女性擔任,她們追隨佛陀的教導,修行并學習佛教的主要教義和儀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沙彌尼這個詞可以分解成三個部分:沙(shā)是由“水”字旁構成,表示與水相關;彌(mí)是由“彳”字旁和“米”字旁構成,表示人在路上走;尼(ní)則是由“女”字旁構成,表示女性。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沙彌尼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梵語中的“śrāmaṇī”,意思是“女沙彌”或“女修行者”。在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演變成了“沙彌尼”的音譯。

在繁體字中,沙彌尼的寫法為「沙彌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沙彌尼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沙彌儗」。這種書寫方式在曆史中逐漸演化為現代的寫法。

例句

1. 她成為了一名年輕的沙彌尼,立志成為一名出色的*********。

2. 這個寺廟培養了很多沙彌尼,她們都非常虔誠地踐行佛法。

組詞

1. 沙彌:指佛教中的男研修人員或男學徒。

2. 尼姑:指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性。

3. 修行:指在宗教或精神上追求聖潔和解脫的行為。

近義詞

佛教尼女、戒女、出家女、行女。

反義詞

俗女、婚女、居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