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才義的意思、才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才義的解釋

才學道義。《晉書·庾純傳》:“﹝ 純 ﹞博學有才義,為世儒宗。”《宋書·劉景素傳》:“ 景素 好文章書藉,招集才義之士,傾身禮接,以收名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才義是由"才"與"義"兩個單字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兩個單字的字義及複合後的語境來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解釋:

  1. 單字本義:

    • 才: 本義指草木初生,引申為能力、才能、資質。《說文解字》釋為:“才,草木之初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凡始之稱……又引申為才能之稱。” 在“才義”一詞中,“才”主要指人的才智、才幹、能力。
    • 義: 本義指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引申為正義、道義、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說文解字》釋為:“義,己之威儀也。從我羊。”段玉裁注:“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引申之訓也。” 在“才義”一詞中,“義”主要指人的道德品質、道義節操、公正的行為準則。
  2. 複合詞“才義”的含義:

    • 綜合“才”與“義”的含義,“才義”指的是一個人同時具備的才能才幹(才)與道德節操(義)。它強調一個人内在品質的兩個重要方面:才智能力和道德品行的兼備。
    • 該詞常用于形容或評價人物,指其德才兼備。例如,形容某人既有出色的才能智慧,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義感,便可稱其有“才義”。
  3. 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即有使用。如《後漢書·孔融傳》評價祢衡:“(祢衡)淑質貞亮,英才卓跞。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辄誦于口;耳所暫聞,不忘于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見善若驚,疾惡若雠。任座抗行,史魚厲節,殆無以過也。”雖未直接使用“才義”一詞,但描述的正是其卓越的才能(博聞強記、文思敏捷)與剛直的品性(忠果正直、疾惡如仇),即“才義”的體現。後世評述此類人物時常用到“才義”概念。

“才義”是一個漢語複合詞,核心含義指才能才幹與道德節操的兼備。它要求一個人不僅要有出衆的智力、能力或技藝(才),更要具備符合道義、公正、正直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義),是評價人物德才兼備的常用詞彙。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才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ái yì,其核心含義指才學道義,常用于形容人兼具才能學識與道德品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古籍例證

  1. 《晉書·庾純傳》
    “(庾純)博學有才義,為世儒宗。”
    ——強調其學術造詣與道德修養并重,被尊為儒學宗師。

  2. 《宋書·劉景素傳》
    “景素好文章書籍,招集才義之士,傾身禮接,以收名譽。”
    ——描述劉景素重視招攬兼具才華與道義的人才。


三、字義分解


四、其他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詞語演變,可參考《晉書》《宋書》等文獻,或查閱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狼榜首飽飏逼火不怠參管差缪趁座打夯船單晶矽到不得道兒刀痕販運飛鴻印雪忿憤垢弊歸潮谷王花鬘監界極情縱欲寄顔無所儁捷流棍落湯鷄露情率筆馬垛子邁爽米谷明搶莫弗内醪牛田濃度潘嶽花璞玉竊食契據秦地起墖群情荛子繞組日薄桑榆散沒濕乎乎,濕呼呼詩侶食齧詩筒屬茨思議讨擾橐笥蚊腳文責窩弓絃矢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