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篇小說。丁玲作。1928年發表。莎菲是五四浪潮中的叛逆女性,痛恨和蔑視一切,卻沒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患了肺病後,便放縱自己的感情,她追求南洋華僑淩吉士,卻又鄙視他卑劣的靈魂,終于陷于痛苦的掙紮之中。
《莎菲女士的日記》是丁玲于1928年發表的日記體短篇小說,通過女性視角展現了五四運動後知識青年的精神困境,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以下是綜合解析:
故事主線
以肺病患者莎菲的日記形式展開,記錄了她與兩位男性的情感糾葛:
社會背景
設定于1920年代末大革命失敗後的中國,新舊思想激烈碰撞。莎菲作為逃離封建家庭的女性,既渴望自由戀愛,又陷入找不到出路的苦悶()。
這部作品既是女性自我意識的宣言書,也是時代轉型期的精神檔案。莎菲的“苦悶”不僅源于愛情幻滅,更映射了五四退潮後青年知識分子普遍的精神危機。
《莎菲女士的日記》是一本小說,描述了莎菲女士的生活和日常記錄。這部小說通過莎菲女士的視角,描繪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感悟。
《莎菲女士的日記》一詞的拆分部首是草頭和艹。其中,草頭屬于“艹”的一種變形,代表草或植物的意義。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15劃。
《莎菲女士的日記》是一本小說的書名,作者可能是一個具有創作才華的人。這個書名可能是由作者根據小說的内容創造出來的,旨在引起讀者們的興趣。
《莎菲女士的日記》的繁體寫法為《莎菲女士的日記》。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莎菲女士的日記》是一本現代小說,所以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不具有特定的意義。
1. 她每天晚上都會坐下來寫《莎菲女士的日記》,記錄一天的心情和所見所聞。
2. 讀《莎菲女士的日記》讓我感受到了作者對于生活的獨特見解。
在不同的語境中,《莎菲女士的日記》可以與其他詞組搭配使用,例如:
1. 莎菲女士
2. 日記本
3. 寫作
4. 記錄
《莎菲女士的日記》的近義詞可能是:《莎菲的日常生活記錄》、《莎菲的心靈紀實》等。
《莎菲女士的日記》的反義詞可能是:《莎菲女士的遺忘》、《莎菲女士的空白日記》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