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僧格的意思、僧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僧格的解釋

(1).指僧人風格、格調。 唐 薛能 《贈源寂禅師》詩:“門禪從 北祖 ,僧格似 南朝 。”

(2).僧閣,僧樓。格,通“ 閣 ”。 前蜀 貫休 《題靈溪暢公墅》詩:“境清僧格冷,新斬古林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僧格”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僧人風格與格調
    指僧人的精神境界、修行風範及道德品格。例如唐代薛能的詩句“門禪從北祖,僧格似南朝”(),通過對比南北佛教流派,凸顯僧人特有的精神特質。

  2. 通假義:僧閣/僧樓
    “格”在此處通“閣”,指僧人居住或修行的樓閣。如五代貫休《題靈溪暢公墅》中“境清僧格冷”(),此處“僧格”即指僧人所居的清幽樓閣。


二、詳細說明

  1. 文化内涵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文,既用于描述僧人超脫凡俗的品格(如漢典定義),也用于具象化僧人居住的場所,反映古代文學中“以物喻人”的修辭手法。

  2. 注意辨析
    部分現代用法(如提到的“道德高尚”)屬于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此外,清代人名“僧格林沁”()與此詞無直接關聯,需避免混淆。


三、文學出處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及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僧格的意思

僧格是一個漢字詞語,多指僧人的品格、風貌和語言。在佛教文化中,僧格常常被用來形容具備慈悲心、慎獨律己、清淨寡欲的僧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僧格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字旁)和心(心字底),總共有12筆。

來源和繁體

僧格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梵語和巴利語。而繁體字“僧格”在字形上多數與現代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僧格”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在古代文獻中,常見的寫法有像“僧葛”、“僧䘵”、“僧虼”等。這些寫法在形狀上與現代的“僧格”稍有不同,但指代的概念相近。

例句

1. 這位老和尚舉止端莊,言談間透露出一股深厚的僧格。
2. 他的慈悲心态和對人生的洞察使他成為一位值得尊敬的僧格。
3. 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他總能保持冷靜的僧格,不為物質所困擾。

組詞

出家僧格、僧格莊嚴、高僧格調

近義詞

高尚、慈悲、清淨、虔誠

反義詞

俗世、紅塵、浮躁、欲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