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盡。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 退之 昔負天下才,掃掩衆説猶除埃。”
“掃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ǎo yǎn,其核心含義為“掃盡”,即徹底清除或完全掃除。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義拆分:
整體含義:強調通過清掃或清除達到完全淨化的狀态,如“掃盡塵埃”或“徹底消除”。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或古典文獻用例。
《掃掩》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用手、工具等清除或遮掩灰塵、污垢或物體表面的東西。
《掃掩》的拆分部首是手和兔,部首筆畫分别是4畫和7畫。
《掃掩》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古代,人們使用掃帚來清除房間裡的灰塵,将垃圾掃到角落和遮掩在一些器物下面。
《掃掩》的繁體字為「掃掩」。
在古代,「掃掩」的寫法并沒有重要的變化。因為漢字的演變較為緩慢,所以古今的寫法基本保持一緻。
1. 媽媽用掃帚掃掩着窗台上的灰塵。
2. 他把書籍掃掩到桌子底下。
1. 掃帚:指用于掃地的工具。
2. 掃除:指清除雜物、灰塵等。
3. 掩藏:指隱藏、遮蓋事物。
1. 擦拭:指用布、紙等物品擦拭物體表面。
2. 清除:指徹底清理垃圾、污垢等。
1. 積聚:指物質或灰塵堆積、聚集起來。
2. 暴露:指使物體或秘密暴露出來,不再隱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