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騷騷的意思、騷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騷騷的解釋

(1) [in hurry]∶急迫的樣子

山農驚長吏,出拜家騷騷。——宋· 黃庭堅《勞坑入前城》

(2) [rustle]∶形容大風的聲音

寒風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騷騷。——漢· 張衡《思玄賦》

詳細解釋

(1).行動急疾貌。《禮記·檀弓上》:“故騷騷爾則野,鼎鼎爾則小人,君子蓋猶猶爾。” 鄭玄 注:“謂大疾。” 宋 黃庭堅 《寄裴仲谟》詩:“騷騷家治具,夫子且歸沐。”

(2).愁思貌。《楚辭·劉向<九歎·遠遊>》:“聊假日以須臾兮,何騷騷而自故。” 王逸 注:“言己思年命欲暮,願且假日遊戲須臾之間,然中心愁思如故,終不解也。”

(3).寂寞凄涼貌。 唐 姚合 《秋日書事寄秘書窦少監》詩:“秋氣日騷騷,星星雙鬢毛。” 宋 張耒 《南征賦》:“曰厚土之瀰漫兮,予騷騷無以為家。”

(4).象聲詞。風聲。《文選·張衡<思玄賦>》:“寒風凄其永至兮,拂窮岫之騷騷。” 呂向 注:“騷騷,風聲。”一說,風強勁貌。 李善 注:“騷騷,風勁貌。” 唐 吳融 《風雨吟》:“風騷騷,雨涔涔,長洲苑外荒居深。” 清 姚鼐 《題唐人關山行旅圖》詩:“耳邊不斷風騷騷,猿鳥悲嘯兕虎嗥。”

(5).象聲詞。風吹樹木聲。 唐 徐凝 《莫愁曲》:“玳瑁牀頭刺戰袍,碧紗窗外葉騷騷。”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花光晨豔豔,松韻晚騷騷。”

(6).象聲詞。風激水沫聲。 南朝 梁 何遜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詩:“黯黯連障陰,騷騷急沫響。”

(7).象聲詞。蟲鳴聲。 宋 張耒 《寒蛩》詩:“寒蛩振翼聲騷騷,夜深月影在蓬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騷騷”是疊詞用法,在古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急迫、急促狀
    源自《禮記·檀弓上》的“騷騷爾則野”,鄭玄注“謂大疾”,形容動作或狀态急促。例如宋·黃庭堅詩句“騷騷家治具”,描述匆忙置辦家宴的場景。

  2. 風聲或風動貌
    如張衡《思玄賦》“寒風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騷騷”,此處“騷騷”模拟風聲,表現寒風拂過山巒的動态。

  3. 憂愁、凄涼貌
    《楚辭·九歎·遠遊》“何騷騷而自故”中,王逸注解為愁思萦繞不散的狀态,體現内心的孤寂與哀傷。


二、古今用法差異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分析,避免混淆古今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騷騷:一個形容詞的多重含義

在當代網絡語境中,詞語的含義常常發生了轉變,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騷騷”。騷騷一詞可以指代一個人的狀态或者描述一個物品或事物的屬性,在不同的語境下,其含義也可能有所不同。

部首和筆畫

騷騷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馬,其具體的筆畫是11畫。

來源與繁體

騷騷一詞的來源比較廣泛,它最早的引申意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論語》中,用來形容某些人的品質或言行有些過分。後來隨着時代的演變,騷騷這個詞逐漸和貶義聯繫在一起,成為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某些人的行為或說話有些過度、矯揉造作或刻意賣弄。在台灣繁體字中,騷騷一詞的寫法為曾、替。

古時候漢字寫法

騷騷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騷騷,總共有21畫。

例句

1. 這個男孩整天打扮得騷騷的,讓人有點反感。

2. 他的言談舉止透露出一種騷騷的氣息,讓人感到不自然。

3. 她的穿着總是騷騷的,吸引了衆多眼球。

4. 這部電影充滿了騷騷的情節,有些過分刻意。

相關詞彙

組詞:騷年、騷包、騷貨、騷動、騷擾。

近義詞:妖娆、嬌豔、風騷、矯情。

反義詞:樸素、正經、正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