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直的意思、三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直的解釋

(1).三個直言敢谏的官員。指 明 代 羅洪先 、 唐順之 、 趙時春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翰林建言知名》:“ 嘉靖 十九年,上偶疾不視朝,東宮官贊善 羅洪先 、司諫 唐順之 、校書 趙時春 ,以上免朝頗頻,各疏請來歲元旦,太子出禦 文華殿 ,受文武及朝覲官朝賀,上震怒……時人高之,又呼為翰林三直雲。”

(2).三個直言敢谏的官員。指 清 代 蘇廷魁 、 陳慶镛 、 朱琦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嘉道 之間, 蘇廷魁 、 陳慶鏞 、 朱琦 為諫垣三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直”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核心含義

“三直”指古代官職體系中三位以正直著稱的官員,常特指唐代監察機構(禦史台)中的三位核心谏官:侍禦史、殿中侍禦史、監察禦史。這一稱謂源于其職責的剛正不阿與直言進谏的特點,後引申為正直官員的典範。

二、曆史制度背景

唐代禦史台分設三院,合稱“三直”:

  1. 台院:侍禦史執掌,負責彈劾官員、參與審判。
  2. 殿院:殿中侍禦史執掌,監察朝儀、巡視京城。
  3. 察院:監察禦史執掌,巡查州縣、監督地方政務。

    三者共同構成中央監察體系,以“直言、直行、直道”為準則,故統稱“三直”。

三、佛教引申義

在佛教語境中,“三直”指修行者需秉持的三種正直品格:

  1. 身直:行為端正,嚴守戒律;
  2. 語直:言語誠實,不妄語绮語;
  3. 意直:心念純淨,遠離邪見。

四、應用與典故

“三直”常見于曆史文獻,如《新唐書·百官志》載:“禦史台三院,號‘三直’,掌風憲,朝廷肅然。”宋代蘇轼《議學校貢舉狀》亦以“三直”喻清廉官吏。現代用法多保留曆史内涵,強調正直、公正的品德。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1922)
  3. 《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張政烺主編,北京出版社,1994)

網絡擴展解釋

“三直”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成語含義(品德層面)

指人的品行正直、行為端正,強調完全徹底的坦率與真誠。其中“三”表示徹底、無偏差,“直”指直率坦誠,常用于贊美道德高尚、言行一緻的人,適用于教育、演講等場景。


二、曆史人物指代

  1. 明代三直
    指直言敢谏的三位官員:羅洪先、唐順之、趙時春。三人因在嘉靖年間上疏建議太子主持朝政觸怒皇帝,但因其正直氣節被後人稱為“翰林三直”。

  2. 清代三直
    指蘇廷魁、陳慶镛、朱琦,三人同樣以直言進谏著稱。


三、其他領域用法

  1. 煤礦術語
    指采煤作業中“煤壁、溜子、支架”三者保持直線,屬于行業技術規範。

  2. 商業模式
    在電商領域,“三直模式”指品牌直營、消費者直購、商品直郵的銷售方式,通過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


四、字形關聯

三個“直”字疊加為“矗”(chù),意為高聳直立,如“矗立”,但此含義與“三直”詞義無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典故或行業術語,可查閱《野獲編·詞林·翰林建言知名》等文獻或相關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當按行自抑暗經榜妾慘厲騁縱怠斁丹禁電柱多如牛毛風星焚屍幅巾負氣仗義幹罷感招共進會供通灌莽邯鄲記漢官儀還價恢闡戶将佳句兼秋禨祥捐班忾歎髡牝來體立方米駡喝昧弱逆戰女丑拍竿袍鞾骈四俪六披閲釺锢氣昏青烏全權代表趨蹶區縣日班潤筆錢掃解山陰乘興笙庸世臣守惡說嘴肆虐托跋外官外彊中乾物阜民豐詳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