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月二的意思、三月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月二的解釋

農曆三月二日。亦指上巳節。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集·十幹紀節》:“或雲:上巳當作十幹之己。蓋古人用日以十幹,如上辛、上戊之類,無用支者;若首午尾卯。則上旬無巳矣。故 王季夷 嵎 《上巳》詩雲:‘曲水湔帬三月二。’此其證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三月二”的含義與習俗,綜合不同來源信息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三月二”指農曆三月初二,部分文獻中與上巳節相關聯(上巳節原為三月第一個巳日,後多固定為三月初三,但個别地區或曆史記載中存在差異)。

二、傳統習俗與禁忌

  1. 飲食習俗

    • 五谷蒸糕:象征與土地神的契約,九層蒸籠工藝體現對自然的敬獻,寓意豐收。
    • 清蒸鲈魚/芋頭:部分地區(如台灣高山族)結合“豐漁祭”傳統,吃魚象征“年年有餘”,撒沙入船祈求漁業繁盛。
    • 長壽面:寄托健康平安的願望。
  2. 禁忌事項

    • 不開漁:保護魚類繁殖期,體現生态智慧。
    • 不開市/靜守家宅:舊時認為此日為“天牢日”,易生口舌争端,商賈閉門“洗晦”,現代可引申為減少社交以養神。
    • 忌重大活動:如搬家、開業等,因黃曆中視為“黑道日”或“危日”,需謹慎行事。

三、地方特色活動

四、文化内涵

這些習俗融合自然崇拜與生活智慧,如護漁體現可持續生态觀,蒸糕象征農耕契約精神。雖部分禁忌帶有曆史局限性,但核心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與美好生活的祈願。

提示:不同地區習俗存在差異,建議結合具體地域文化進一步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月二

三月二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三月的第二天。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sān)字的部首是 “一” ,共有三個筆畫;月(yuè)字的部首是 “⺆” ,共有四個筆畫;二(èr)字的部首是 “二”,共有兩個筆畫。

來源

三月二是在中國農曆中對應的陽曆日期,即農曆三月的第二天。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便是在三月二十四日,表示過去一個農曆月的二十四日。

繁體

在繁體字中,三月二的寫法為「三月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根據古代文字研究,三字的古時寫法為「㐂、叁、參」,月字的古時寫法為「⺝」,二字的古時寫法為「弍、貳、貳」。

例句

他的生日是三月二,我們要為他慶祝。

組詞

三月、三日、三十、二十、二號、二時。

近義詞

三月二的近義詞可以是“三月二日”。

反義詞

三月二的反義詞可以是“三月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