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arch]∶格裡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the third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the third moon]∶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three months]∶三個月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月漢語 快速查詢。
“三月”作為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多層含義及相關延伸意義:
陽曆第三個月
指公曆(格裡曆)每年的第三個月,即3月,固定有31天。例如“三月計劃”即指3月的安排。
農曆第三個月
對應陰曆(農曆)的第三個月,如“三月三”傳統節日。
時間跨度
泛指三個月的時間段,如“曆時三月完成項目”。
季節特征
陽曆三月屬于春季中期,象征生機盎然,常與“陽春三月”“萬物複蘇”等意象關聯。
節氣與物候
包含驚蟄(氣溫回升、春雷始鳴)和春分(晝夜平分),反映自然變化與農耕時序。
文學意象
如“桃月”“蠶月”等别稱,源自桃花盛開、養蠶時令的景緻;詩詞中常以三月比喻新生或短暫的美好。
如需進一步了解節氣習俗或曆法演變細節,可參考文化類典籍或曆史資料。
《三月》是指每年的第三個月份,也就是陽曆3月份。這個詞是由中國文化中的十二地支之一“卯”和表示月份的“月”字組成。
“三月”的拆分部首是“⺇”和“⺼”,其中“⺇”是表示月份的部首,而“⺼”是表示動物的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6畫。
“三月”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古代的漢字寫法較為簡化,後來逐漸産生了繁體字。在繁體字中,“三月”是用“三月”兩個字直接寫出,沒有其他特殊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漢字形狀與現在有所不同。“三月”在古代的寫法中,由各種不同的繁字體組成,形态與現在的漢字略有差異。
1. 今年的三月天氣比往年更暖和。
2. 我的生日是三月底,你記得幫我慶祝嗎?
1. 三月一日:指3月1日
2. 三月天:指3月份的天氣狀況
3. 三月花:指3月份盛開的花卉
近義詞:3月、春季、三春
反義詞:二月、四月、冬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