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蛇七鼠”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比喻為害的事物衆多,指對人或環境有害的東西數量多、種類雜。該成語帶有貶義色彩,通常用于書面語境中。
來源:
出自清代翟灏《通俗編·禽魚》中的例句:“一畝之地,三蛇七鼠。”
(原句通過具體數字虛指危害的密集性,并非實指三種蛇和七種鼠。)
語法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例句,可參考《通俗編》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三蛇七鼠》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非常兇險、狡猾的人或事物。
《三蛇七鼠》的拆分部首是“蛇”和“鼠”,部首“蛇”在《康熙字典》中排第25位,部首“鼠”在《康熙字典》中排第208位。
《三蛇七鼠》的總筆畫數為20畫。
《三蛇七鼠》這個成語的來源不詳。
三蛇七鼠(繁體字:三蛇七鼠)
對于古時候漢字寫法,《三蛇七鼠》沒有明确的古時候寫法。
1. 這個人心機太重,真是三蛇七鼠,不可輕信。
2. 這個計劃太複雜了,就像三蛇七鼠一樣,讓人難以捉摸。
1. 三蛇一獴(形容非常纏繞、複雜)
2. 七鼠八蛇(表示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兇險)
1. 狡猾如狐(形容人狡猾)
2. 鬼魅伶俐(形容人狡猾、狡詐)
1. 忠誠正直(形容人正直、忠誠)
2. 簡單直接(形容事物簡單明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