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舍的意思、三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舍的解釋

(1).古代一舍三十裡,三舍為九十裡。《國語·晉語四》:“若以君之靈,得復 晉國 , 晉 、 楚 治兵,會于 中原 ,其避君三舍。” 韋昭 注:“古者師行三十裡而舍,三舍為九十裡。”

(2).泛指距離遠。 清 趙翼 《高黎貢山歌》:“層椒青青日西下,借問下山尚三舍。”

(3).二十八宿,一宿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呂氏春秋·制樂》:“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賞君,今夕熒惑,其徙三舍。”《淮南子·覽冥訓》:“ 魯陽公 與 韓 搆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為之反三舍。” 唐 盧照鄰 《宴梓州南亭》詩:“願得迴三舍,琴樽長若斯。” 清 曹寅 《避熱》詩之四:“他日一瓻重命酒,願回三舍倒戈鋋。”

(4). 宋 代 元豐 以後,太學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崇寧 初, 蔡京 用事。 章公 惇 謂客曰:‘ 蔡元長 必行三舍,奈何?’客曰:‘三舍取士,《周官》賓興之法,相公何為不取。’” 明 康海 《王蘭卿﹞》第四折:“九天仙客正疑猜,三舍書生莫打乖。”參見“ 三舍生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1.古代裡程單位

古代以三十裡為一舍,“三舍”即九十裡。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國語》,晉文公為兌現諾言,與楚軍交戰時主動退兵三舍(九十裡),後成為典故。例如:

《呂氏春秋》記載:“熒惑(火星)徙三舍”,指星象移動對應地面九十裡距離。

2.泛指遙遠距離

引申為抽象意義上的“遠距離”。如清代趙翼《高黎貢山歌》中“借問下山尚三舍”,形容路途遙遠。

3.天文術語

二十八星宿中,一宿稱一舍,“三舍”指三個星宿的位置。如《淮南子》記載魯陽公揮戈退日,“日反三舍”,即太陽倒移三個星宿的距離。

4.宋代太學制度

宋神宗時期推行“三舍法”,将太學生分為:

5.成語中的特殊含義

作為成語時,“三舍”讀作“sān shě”,指舍棄三分之一,比喻果斷放棄部分利益以達成目标。例如:

“三舍其財”表示舍棄大量財物。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學、天文及教育制度等角度。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國語》《呂氏春秋》等古籍,或宋代教育史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舍的意思

三舍(sān shě)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放棄、舍棄、不計較”的意思。原指古代學者進行數學計算時,舍去小數後第三位以後的數。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舍的部首是“舌”,由“口”和“幾”組成,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三舍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在古代的計算中,人們常常借助算籌、算盤等工具進行計算,舍去小數後第三位及以後的數,以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确性。

繁體

繁體字“三捨”在傳統的繁體字書寫中使用。捨是對舍的繁體字形式,含義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三舍的漢字寫法并無太大差異,仍為“三舍”兩個字的結合。

例句

1. 他三舍其外的态度讓我感到意外。

2. 面對困難,他三舍一切,全力以赴。

3. 這些東西對我來說沒有價值,我可三舍不得。

組詞

1. 舍利:佛教用語,指高僧入滅後遺留下的舍利子。

2. 舍身:舍棄自己的身體或利益。

3. 舍利子:佛教中指佛陀或菩薩舍身後遺留下來的骨頭、毛發等遺物。

近義詞

放棄、棄絕、抛棄、舍去。

反義詞

執着、堅守、保留、保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