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 末, 諸葛亮 隱居 隆中 , 劉備 往訪三次,請其佐己。事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後以“三請諸葛亮”喻再三敦請或請人之難。 柳杞 《好年勝景》:“ 四喜 講完一段長長的過去,歎息着說:‘請我媽下山,比三請 諸葛亮 還困難咧。’”
“三請諸葛亮”是一個源自三國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該成語源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記載東漢末年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三次前往其隱居地隆中拜訪。這一事件在《三國演義》中被文學化為“三顧茅廬”,進一步強化了故事的影響力。
常用于描述需要反複邀請才能獲得幫助的情境。例如:“請專家指導項目,簡直像三請諸葛亮!”(參考現代用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查閱《三國志》或《三國演義》相關章節。
“三請諸葛亮”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曆史上的故事。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智謀家和政治家,他為劉備效力,幫助劉備統一中國。在這個故事中,劉備三次親自前去拜訪諸葛亮,以請求他的加入。
按照拆分部首來看,“三請諸葛亮”可以分為:“三”、“請”和“諸葛亮”。其中,“三”的拆分部首為“一”,“請”的拆分部首為“讠”,“諸葛亮”的拆分部首為“言”。而按照筆畫來看,“三”有一畫,“請”有九畫,“諸”有六畫,“葛”有十五畫,“亮”有十二畫。
“三請諸葛亮”一詞的來源即是上述提到的曆史故事,該故事反映出劉備對諸葛亮才華的贊賞和重視。這個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多次請求或懇求另一個人的參與或幫助。
在繁體字中,“三請諸葛亮”的寫法為「三請諸葛亮」。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就“三請諸葛亮”這個詞而言,基本上沒有明顯的古代漢字寫法的變化。
以下是一個例句使用“三請諸葛亮”:
他在這個項目上碰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不斷“三請諸葛亮”,最終得到了專家們的支持和指導。
以下是一些與“三請諸葛亮”相關的常用詞彙:
組詞:懇請、請求、協助
近義詞:多次拜訪、多次懇求
反義詞:拒絕幫助、獨自解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