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日、月、星。《後漢書·光武帝紀贊》:“炎正中微,大盜移國,九縣飈回,三精霧塞。” 李賢 注:“三精,日、月、星也。” 晉 陸機 《吳大帝诔》:“體和二合,以察三精。”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洎夫三精軿運,即寥廓而為宮。”
“三精”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指日、月、星三種天體。該釋義源自古代文獻:
在部分現代漢語詞典中,“三精”被解釋為三種才智的集合:
另有文獻将“三精”引申為藝術創作标準(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但該用法屬于現代特定領域術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提示:若需查詢具體文獻例句或不同領域的延伸用法,可參考漢典、王勃《九成宮頌》等來源。
三精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和“精”兩個字組成。
“三”字的部首是“一”,它有3個筆畫。而“精”字的部首是“米”,它有10個筆畫。
三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醫學理論。在中醫理論中,人體的精氣會存在于肝、脾、肺三個部位。因此,将這三部位稱之為三精。
在繁體字中,三精的寫法是「三精」。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在古代,三精的寫法中的「三」字是由三個并列的橫畫構成,而「精」字則有更為繁複的結構。
1. 他修煉内功,以求保存精氣神。
2. 運動後,全身充滿了活力和精氣。
1. 精力:指人的精神和體力。
2. 精神: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精力狀态。
3. 精華:指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1. 精髓
2. 精華
3. 精煉
1. 糟粕
2. 粗制濫造
3. 粗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