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九棘的意思、三槐九棘的詳細解釋
三槐九棘的解釋
《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衆庶在其後。” 鄭玄 注:“樹棘以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懷也,懷來人於此,欲與之謀。”後以“三槐九棘”為三公九卿之代稱。《後漢書·袁紹傳》:“乞下臣章,咨之羣賢,使三槐九棘,議臣罪戾。”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刑法》:“古者斷獄,必訊於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職也。”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楔子:“黃卷青燈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詞語分解
- 三槐的解釋 .相傳 周 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天子時,面向三槐而立。後因以三槐喻三公。《周禮·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 晉 葛洪 《抱樸子·備阙》:“故 姜牙 賣魚無所售而見師於 文 武 ;
- 九棘的解釋 .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樹九棘為标識,以區分等級職位。《周禮·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鄭玄 注:“樹棘以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後
網絡擴展解釋
“三槐九棘”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主要與周代官制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本義:指周代朝廷在外朝(議政場所)種植的三株槐樹和九株棘樹,分别象征不同官職的站位。其中“三槐”對應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九棘”對應九卿(古代高級官職),公卿大夫按等級分坐其下。
二、出處與背景
- 文獻來源:出自《周禮·秋官·朝士》,記載周代官員朝見君主時的站位規則:“左九棘”為孤卿大夫之位,“右九棘”為公侯伯子男之位,“面三槐”為三公之位。
- 象征意義:槐樹象征“懷柔”(招賢納士),棘樹象征“赤心”(忠誠正直),通過植物特性隱喻官員的職責與品德。
三、演變與引申義
- 代指高官:後世以“槐棘”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級官職,如唐代詩詞中“黃卷青燈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即用此典。
- 中性色彩:該成語無褒貶傾向,僅用于描述官職等級或地位。
四、用法與辨析
- 適用語境:多用于曆史、文學領域,形容古代官制或隱喻高位。例如:“他雖出身寒門,終登三槐九棘之列。”
- 注意:部分低權威性資料誤将其解釋為“環境惡劣”(如、9),此為錯誤理解,需以《周禮》及主流辭書釋義為準。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代用例,可參考《周禮》及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槐九棘》的意思
《三槐九棘》(sān huái jiǔ jí)是一個成語,意為遭受了極其嚴重、艱辛的折磨和困擾。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規則,由于每個字都是獨立的,所以拆分部首和筆畫的規則不適用于整個成語的拆分。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原文中描述了九棘之地,指的是孟子西行途中經過的地方,那裡有許多荊棘和亂石,十分艱難。後來,這個成語引申為遭遇艱難和困擾的局面。
繁體
《三槐九棘》的繁體字為「三槵九棘」。
古時候漢字寫法
《三槐九棘》的古時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他在創業的道路上經曆了無數的挫折和困難,可謂是三槐九棘。
組詞
三槐九棘的組詞沒有固定的搭配,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靈活搭配。
近義詞
近義詞有遭受磨難、曆經艱辛、經曆困苦等。
反義詞
反義詞有一帆風順、一帆風順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