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良的意思、三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良的解釋

(1).三賢臣。指 秦穆公 時的 奄息 、 仲行 、 鍼虎 。《詩·秦風·黃鳥序》:“黃鳥,哀三良也。國人刺 穆公 以人從死,而作是詩也。” 毛 傳:“三良,三善臣也。謂 奄息 、 仲行 、 鍼虎 也。”《史記·蒙恬列傳》:“昔者 秦穆公 殺三良而死,罪 百裡奚 而非其罪也,故立號曰‘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昔三良殉 秦 ,百夫莫贖。” 宋 蘇轍 《和子瞻鳳翔八觀·秦穆公墓》詩:“三良百夫特,豈為無益死?”

(2).三賢臣。指 春秋 時 鄭國 的 叔詹 、 堵叔 、 師叔 。《左傳·僖公七年》:“ 鄭 有 叔詹 、 堵叔 、 師叔 三良為政,未可間也。”

(3).三賢臣。指 晉 時的 王導 、 郄鑒 、 庾亮 。《晉書·陸玩傳》:“尋而 王導 、 郄鑒 、 庾亮 相繼而薨,朝野鹹以為三良既沒,國家殄瘁。以 玩 有德望,乃遷侍中、司空,給羽林四十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良”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指三位賢良之士 《漢語大詞典》釋義為“三位賢臣”,特指春秋時期秦國子車氏的三位賢臣奄息、仲行、針虎。典故出自《詩經·秦風·黃鳥》記載:“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三人因秦穆公去世被殉葬,後世将“三良”作為忠臣典範。此事件在《左傳·文公六年》中也有印證,被司馬遷《史記·秦本紀》收錄為重要曆史事件。

二、古代地理稱謂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收錄“三良”作為古地名,指今河南省商丘市甯陵縣境内的三良冢。據《水經注·汳水》記載,該地因埋葬三位賢者而得名,唐代李吉甫《元和郡縣志》稱之為“三良城”。現代考古發現該區域存有春秋時期貴族墓葬群。

補充說明: 在文學意象中,“三良”常與“黃鳥”意象并提,如曹植《三良詩》、柳宗元《詠三良》等作品,形成忠貞氣節的文化符號。清代學者王夫之《詩經稗疏》考證認為,“三良殉葬”事件反映了春秋時期人殉制度的殘酷性。

網絡擴展解釋

“三良”是一個曆史典故中的稱謂,指不同時期的三位賢臣。根據曆史文獻記載,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

  1. 秦穆公時期的三位賢臣
    指奄息、仲行、鍼虎(或寫作“針虎”)。據《詩經·秦風·黃鳥》記載,秦穆公去世時以三良殉葬,引發國人哀痛并作詩諷喻。此事在《史記·蒙恬列傳》和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中均有提及。

  2. 春秋時期鄭國的三位賢臣
    指叔詹、堵叔、師叔。《左傳·僖公七年》記載,此三人共同輔政,使鄭國政治穩固,被稱為“三良”。

  3. 東晉時期的三位名臣
    指王導、郄鑒、庾亮。據《晉書·陸玩傳》記載,三人相繼去世後,朝野感歎“三良既沒,國家殄瘁”,可見其德望與影響力。


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部古籍及詞典釋義,權威來源為《詩經》《左傳》等經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黑八訣悲哭湢測鄙棄不煩禅和子插銷此段二等艙發和法幢匪止勾肆還衡衡笄赫晔侯道花臘荒寂花紋華秩迦布德迦耩子堅意假座機彀積垢驚急烈酒敵黎母山謾論美利奴羊毛民仇民曆謬迂目不暇接納蘭性德破亡千裡酒洽作清馥瓊瑛衢關去污人士柔穰傻白上輩子沈粹省家十二時帥服鼠須筆私計頌谀題欵先兄嚣華蕭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