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良的意思、三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良的解釋

(1).三賢臣。指 秦穆公 時的 奄息 、 仲行 、 鍼虎 。《詩·秦風·黃鳥序》:“黃鳥,哀三良也。國人刺 穆公 以人從死,而作是詩也。” 毛 傳:“三良,三善臣也。謂 奄息 、 仲行 、 鍼虎 也。”《史記·蒙恬列傳》:“昔者 秦穆公 殺三良而死,罪 百裡奚 而非其罪也,故立號曰‘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昔三良殉 秦 ,百夫莫贖。” 宋 蘇轍 《和子瞻鳳翔八觀·秦穆公墓》詩:“三良百夫特,豈為無益死?”

(2).三賢臣。指 春秋 時 鄭國 的 叔詹 、 堵叔 、 師叔 。《左傳·僖公七年》:“ 鄭 有 叔詹 、 堵叔 、 師叔 三良為政,未可間也。”

(3).三賢臣。指 晉 時的 王導 、 郄鑒 、 庾亮 。《晉書·陸玩傳》:“尋而 王導 、 郄鑒 、 庾亮 相繼而薨,朝野鹹以為三良既沒,國家殄瘁。以 玩 有德望,乃遷侍中、司空,給羽林四十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良”是一個曆史典故中的稱謂,指不同時期的三位賢臣。根據曆史文獻記載,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

  1. 秦穆公時期的三位賢臣
    指奄息、仲行、鍼虎(或寫作“針虎”)。據《詩經·秦風·黃鳥》記載,秦穆公去世時以三良殉葬,引發國人哀痛并作詩諷喻。此事在《史記·蒙恬列傳》和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中均有提及。

  2. 春秋時期鄭國的三位賢臣
    指叔詹、堵叔、師叔。《左傳·僖公七年》記載,此三人共同輔政,使鄭國政治穩固,被稱為“三良”。

  3. 東晉時期的三位名臣
    指王導、郄鑒、庾亮。據《晉書·陸玩傳》記載,三人相繼去世後,朝野感歎“三良既沒,國家殄瘁”,可見其德望與影響力。


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部古籍及詞典釋義,權威來源為《詩經》《左傳》等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良》的意思

《三良》是指一個民間故事中的角色名字,也代表了三個很好、優秀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良》的拆分部首是「良」,它是一個獨立部首,并且是五筆字型中的一種筆畫形狀。

來源

《三良》一詞源于中國古代民間故事,具體故事内容可能因地域、文化而有所差異。在這些故事中,《三良》是一個非常勇敢、聰明、善良的人物。

繁體

「三良」的繁體字為「三良」,沒有其他變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三良」可能有不同的寫法,因為漢字在演變過程中經曆了許多變化。然而,現代所使用的「三良」字在古時候也有被用來表示相同的意思。

例句

1. 他們三個是真正的三良,無論在學業還是品德方面都非常出色。

2.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被稱為三良,因為他做了許多善良和勇敢的事情。

組詞

三好、良好、良心、良友

近義詞

好人、優秀人、傑出人

反義詞

壞人、不良人、普通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