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樸的意思、桑樸的詳細解釋
桑樸的解釋
桑樹的枯皮。 漢 崔駰 《博徒論》:“博徒見農夫戴笠持耨以芸蓼荼,面目驪黑,手足胼胝,膚如桑樸,足如熊蹄。”
詞語分解
- 桑的解釋 桑 ā 落葉灌木,葉子可以喂蠶,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農具,皮可造紙,葉、果均可入藥。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桑葚。桑農。桑梓(喻鄉裡,故鄉)。滄海桑田(形容世事變遷很大)。桑榆暮景。 姓。
- 樸的解釋 樸 (樸) ǔ 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樸素。樸實。樸厚。樸質。 樸 ò 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樸 ō 〔樸刀〕古代的
網絡擴展解釋
“桑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獻。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桑樸指桑樹的枯皮。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崔駰的《博徒論》,原文描述農夫的皮膚粗糙如桑樹枯皮(“膚如桑樸”),用以比喻長期勞作的滄桑狀态。
2.讀音與字形
- 拼音:sāng pǔ(非“piáo”或“piào”等讀音)。
- 字形:“樸”在此處指未經加工的木材或樹皮,與“桑”組合後特指桑樹的老化表皮。
3.語境與用法
- 文學比喻:古代文獻中常用“桑樸”形容因風吹日曬、勞作導緻的皮膚粗糙黝黑,如《博徒論》中對比農夫與博徒的外貌差異。
- 植物特征:桑樹枯皮本身具有紋理粗糙、質地堅硬的特點,這一特性被引申為質樸、不加修飾的象征。
4.相關說明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出現,屬于生僻詞彙,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
- 近義詞:桑皮、枯樹皮;反義詞:無明确反義詞,可結合語境靈活對比。
5.參考資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代崔駰《博徒論》原文,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桑樸
桑樸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部分:桑和樸。
桑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是9;樸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是6。
桑樸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從《詩經·國風·鄭風》中的《桑扈》一詩中衍生出來,指的是緊密排列的桑樹;另一種說法是指樸實、樸素的意思,源于古代對于木材的直觀印象。
桑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桑樸。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桑樸的古漢字寫法為桒樸。
例句:
1. 他的性格十分桑樸,不拘小節。
2. 這座古村落保留了百年前的桑樸風情。
組詞:桑林、木樸、木桑。
近義詞:簡樸、樸實、質樸。
反義詞:奢華、浮誇、虛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