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桑養蠶的婦女。《列子·說符》:“臣笑鄰之人有送其妻適私家者,道見桑婦,悅而與言,然顧視其妻亦有招之者矣!” 晉 陶潛 《勸農》詩之三:“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唐 韓愈 《潮州祭神文》之二:“歲且盡矣,稻不可以復種,而蠶不可以復育也。農夫桑婦,将無以應賦稅繼衣食也。”
“桑婦”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āng fù,其核心含義指采桑養蠶的婦女。以下是詳細解釋:
《列子·說符》:
“道見桑婦,悅而與言。”
描述路遇采桑婦女的情景。
陶淵明《勸農》詩:
“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反映桑婦與農夫共同承擔農事的辛勞。
韓愈《潮州祭神文》:
提及“農夫桑婦”需應對賦稅,體現其社會角色。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列子》《陶淵明集》等文獻來源。
桑婦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詞義豐富多樣。它可以指代婦女從事桑蠶養殖的職業,也可以指代黃昏時分婦女們回家的景象。此外,桑婦還有一些比喻意義,比如可以指代貞短******、晚年的婦女等。
桑婦的拆分部首是木(桀)和女(婦),它們分别代表了桑樹和婦女。桑婦的總筆畫數為10。
桑婦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詩經·小雅·桑柔》中的描述,原意為婦女從事桑蠶養殖的職業,也借指黃昏時分婦女們回家的情景。在古代,桑樹是養蠶的主要食物來源,而婦女則是負責養蠶和制作絲織品的主要勞動者。
桑婦(繁體字)
在古時候,桑婦一詞的漢字寫法可能存在變異。根據古籍《說文解字》所示,桑婦的古漢字寫法為「桒v」,其中「v」代表了婦女的形狀。
1. 她是一位勤勞的桑婦,每天細心照料着蠶的生長。
2. 桑婦們黃昏時分紛紛歸家,街頭變得熱鬧起來。
桑樹、桑蠶、婦女、養殖、絲織品、黃昏時分
桑僧、桑工
男子、陽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