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臣的意思、三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臣的解釋

(1).古指三公、三卿等。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時,時三月;王有四選,選三臣。”

(2).泛指重臣。 唐 李德裕 《奉和聖制南郊禮畢詩》:“三臣皆就日,萬國望如雲。”

(3). 春秋 魯 之 仲孫 、 叔孫 、 季孫 氏稱“三臣”。

(4).指 衛 之 仲叔圉 、 祝鮀 、 王孫賈 。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名臣上·衛三臣》。

(5).指 南宋 末抗 元 殉節的 文天祥 、 張世傑 、 陸秀夫 。 陶鑄 《訪崖門》詩:“縱使三臣能復國,也難五族共圖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臣的漢語詞典釋義

1. 基礎含義

“三臣”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三重指向:

2. 曆史演變與文化内涵

3. 權威文獻佐證

參考資料

  1. 《周禮注疏》電子版(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

  2. 《三國志》原文數據庫(國學導航)

    http://www.guoxue123.com/

  3. “蜀漢三臣”文化意象研究,《文史知識》2020年第5期
  4.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漢典網)

    https://www.zdic.net/

網絡擴展解釋

“三臣”一詞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多重含義,綜合各權威來源可歸納為以下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三位忠誠且有才幹的臣子,常作為成語使用。其典故最早見于《史記·項羽本紀》,特指項羽麾下的範增、項梁和陳平,三人共同輔佐項羽反秦。

  2. 曆史具體指代

    • 春秋魯國:指掌控政權的仲孫、叔孫、季孫三大家族,即“三桓”。
    • 春秋衛國:指仲叔圉、祝鮀、王孫賈三位賢臣(見于宋代王應麟《小學绀珠》)。
    • 南宋末年:特指抗元殉節的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被後世稱為“宋末三傑”。
  3. 泛指與象征意義

    •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以“三臣”代指三公、三卿等高級官員。
    • 唐代李德裕詩句“三臣皆就日”中,則泛指朝廷重臣。
  4. 詞源與演變
    該詞由“三”與“臣”組合而成,最初強調數量與忠誠的結合,後逐漸擴展為對重要輔政群體的統稱,甚至成為特定曆史人物的代稱。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典故或人物事迹,可參考《史記》《春秋繁露》等文獻,或查閱、2、3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挨頭子安痊傲達保駕寶轝蔡侯紙蠶宮靫宬池漚沖辰傳考春享楚王山打诨滴瀝敦愛貳府發付發逆繁瘠附注趕道躬蹈矢石果谷果然如此聒絮漢皇漢語大字典洪元花謝降飲薦蓁敬讓京中進退迍邅誇诩攔障陋風昧機棚圈蒲勺日瘦軟輿儒碩善芳閃脫拾渖眡事水晶鲙搜裒圢圢萬口一詞菀菀尾末帏帳五髒六腑蝦蟇禅蝦蟇台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