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儒醫的意思、儒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儒醫的解釋

[a physici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o used to be a scholar] 舊時指讀書人出身的中醫

詳細解釋

舊時稱儒生之行醫者。 宋 洪邁 《夷堅甲志·謝與權醫》:“有 蘄 人 謝與權 ,世為儒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劉大成》:“ 文登 生員 劉大成 以儒醫耆德,為鄉黨所推,董修學宮。” ********* 《無所不專的專家》:“醫生原是一種很專門的職業,但在醫字之上卻加一個‘儒’字,稱為‘儒醫’,儒者是讀書人也。于是讀書人不但可以‘出将入相’,又可以由旁路一鑽而做‘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儒醫”是中國古代對兼具儒學修養與醫學能力的醫者的特定稱謂,其内涵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1.基本定義

儒醫指讀書人出身的中醫,強調其雙重身份:既是熟讀儒家經典的學者,又是精通醫術的醫者。這一群體最早可追溯至宋代,例如《夷堅甲志》記載的“謝與權,世為儒醫”。其核心在于将儒家倫理與醫學實踐結合,形成獨特的行醫理念。

2.曆史發展

北宋以前,醫者地位較低,但宋代因皇室重視醫藥,吸引儒生涉足醫學,逐漸形成“儒醫”群體。儒醫的出現提升了醫學的社會地位,并推動中醫理論體系化發展。例如清代王士禛、文登生員劉大成等均以儒醫身份參與社會事務。

3.文化内涵

儒醫不僅要求醫術精湛,更注重儒家道德修養。他們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理想,将醫學視為踐行仁德的方式。如岐黃醫學強調“真善美的結合”,儒醫需在科學、技術、藝術層面均有建樹,方稱“大醫”。

4.境界分層

儒醫可分為三重境界:

5.社會影響

儒醫群體促進了中醫與儒家文化的深度融合,使中醫理論更具系統性(如源自《周易》的醫學體系),同時推動了醫學知識的傳播與普及,成為古代醫療體系中的重要力量。


如需進一步了解儒醫的曆史案例或具體理論,可參考《夷堅志》《大醫精誠》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的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儒醫》的意思

《儒醫》是一個詞組,由儒和醫兩個字組成。儒指儒家學派,是中國古代思想傳統中的一派,強調道德、仁愛和人倫關系;醫則指醫學,是治療疾病和保持健康的學科。

拆分部首和筆畫

儒(人字旁,口字旁,5畫)+ 醫(匚字旁,蔔字旁,7畫)

來源與繁體

《儒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中國的儒家思想強調的是道德修養和人倫關系,醫學則是關乎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學科,将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了《儒醫》的概念。在繁體字中,儒和醫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變化。根據古文字典上的記錄,古代儒和醫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基本上和現代的寫法相近。

例句

他既是一位學者也是一位醫生,被譽為儒醫雙全的才子。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儒家、儒學、醫者仁心、醫德、醫術

近義詞:儒醫合一、儒術、醫道

反義詞:醫儒分離、儒家與道家、醫學與工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